第2部分(第1/4 页)
“唉!”银杏儿一声叹息,只得硬着头皮,横下一条心。
其实,银杏儿点击发出之前四分钟——即她表明不愿出帖、等待许锋回消息的第一小时又二十五分钟,许锋已经客客气气地回复了她:“看你的意思吧。再次感谢你的意见。”可是她的二手劣质电脑和拨号上网戏弄了她,直到第二天才把这条消息展示出来。如能及时看到这条短消息,或许她不会出帖,或许不会招至那场灭顶之灾。
——看官,就四分钟之差啊!天底下的事往往就是如此,阴差阳错,让你追悔莫及!
(未完)
四、初次交锋遭遇偷换论题
四、初次交锋遭遇偷换论题
眨眼功夫,银杏儿的主帖《略谈科列克的音乐帖子》就在论坛页面浮出。
银杏儿在首帖写:
“近来,科列克网友在论坛发了不少介绍音乐家及作品的帖子,虽然我只看了少部分,却也为他对高雅音乐的热爱而感动,但也有困惑,想说出来以求探讨——
科列克于多处表示,他帖子中对交响乐作品所作的分析解释(评论),是他自已的分析结果。我很想知道他分析交响乐的过程,能说说吗? ”
科列克立即回复:
“我听了28年的古典音乐,28年中也学了很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曲式学》,《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我对音乐的分析是反复听,一边听一边做笔记,随时把听的过程中的对音乐的感悟记下来。”
——看官,难道凭自已说自已听了28年,就证明高水平?哄小孩子去吧!
银杏儿记忆犹深的是,*中古典音乐遭到禁绝,直到1978年国庆节10点正,中央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节目才破天荒播放几首小提琴独奏曲和舒曼钢琴小品,宣告古典音乐解禁。当时她尚无力站立,乍一听见收音机里飘出那熟悉而亲切无比的声音,她激动得跳起来,结果是跌倒在椅子角上,把额头撞出了血。而作为普通公务员,28年前科列克从哪儿去弄那些‘大毒草’?连作曲四大件都学了,却怎地弄出“此曲第一小节跟彼曲第六小节完全一样,此曲即彼曲”的惊天之谬?唉,这是哄谁呢!
银杏儿回帖:
“很好。你看了不少音乐书藉,想知道音乐书藉对你分析乐曲可否产生影响?你在对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进行分析时,是否也是反复听,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科列克回:
“当然,这是知识性的东西。”
——看官明眼:既然看了那么多书,作为一个缺乏基顾知识的人,就应该以实例证明自已的高水平(呵呵扯淡!),这道理再简单不过吧?
银杏儿直接针对核心问题,说:
“其次,科列克在“柴科夫斯基”一帖中,说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主题,系采用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而另有网友提出:《如歌的行板》用作主题的是俄罗斯民歌《孤独的凡尼亚》。两个答案哪一个正确? 希望听听科列克网友的看法。”
科列克回:
“关于你所说《伏尔加船夫曲》和《孤寂的万尼亚》,哪一首是《如歌的行板》采作主题的,我在那个帖子里已经有说明了。”
银杏儿:
“哦,在你的帖子中我没看到,请再说一遍好吗——《如歌的行板》用作主题的是哪一首俄罗斯民歌?”
出现了短暂冷场。显然,科列克清楚自已的被动。
(二)
一刻钟后,网友“ADC”插话:
“虽然是两人对话,但对音乐的理解都超过常人。应向你们学习。”
这位爱好音乐的网友觉察到危险信号,想以转移话题进行缓和,但他的善意却使克西卡增添了勇气。
科列克果断抛出对策,以偷换论题手法,把银杏儿的具体问题拉向抽象和不着边际:
“对音乐形象的问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一个人在两次听同一部作品时,由于心情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任何音乐家都是如此看法。谢谢!”
——《如歌的行板》主题采用哪一首民歌,相当于《梁祝》协奏曲用作基调的是越剧,还是京戏,竟能倒腾成“对音乐形象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呵呵,哪儿跟哪儿啊!难怪银杏儿一遇他这手法,脑袋里就“轰!”一声炸响……
回过神来,银杏儿纠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