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1/4 页)
城外那些被抓到的重要俘虏不断地写信让林家齐与江明扬去联系城内的亲人,让城内的亲人投降。以此来保住他们自己的性命。
终于,九江城内的奸细、想要再次背叛的江南豪门世家、还有一些认为守不住九江城和亲人在城外被俘虏的守军联合起来发动了叛乱。城内瞬间大乱,边军统帅与死忠于曾国栋地人在第一时间被杀,接下去是对不服从的军队还有视王千军为死敌的江南豪门世家进行屠杀。当然在屠杀地同时,城内叛乱的人也没忘记打开城门,让武卫军与地护军的士兵进城。在最快的时间内控制住整个九江城。
夏口与九江城都被攻破了,也就剩下武昌这座孤城。就算武昌城内的守将想要封锁另外两城陷落的消息,也无法阻止王千军用箭书射向城内。无法阻止城内的人不断地喊话。因为两城陷落的时间实在是太快了,城内的百姓与守军当然是无比恐惧。城内已经开始有传言,夏口城因为抵抗而被烧掉了一半;九江城因为抵抗在城破当天有就将近万人被杀,九江城外地河流都成了红色。
武昌城守将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十匹跑得最快的战马被集中了起来,快马加鞭突围而出,去向曾国栋求救。武昌城守将明确地告诉曾国栋,以武昌城现在的状况绝对守不住,城内随时都会出现叛乱。守军士兵也不愿意死战,倘若曾国栋再不想办法派援军支援的话,那么武昌城将在最快的时间内陷落。
所谓最快的时间内陷落,其实就是告诉曾国栋,没有援军武昌城将就会向王千军投降。这武昌城的守将也是地方上的豪门世家出身,虽然有人质在襄阳城,但为了整个家族,牺牲掉一个儿子也是值得地。再说了。豪门世家内,生为家主的一般都生有好几个儿子,没有了长子还有其他儿子可以继承。
两城陷落,一城危急。在这样的情况
国栋身边的人也开始慌乱了,曾国栋感觉到自己的地摇。如果他的手下人认为他惧怕王千军,打不赢王千军,最后会被王千军所吞并,那继续留在曾国栋身边又有什么用?又为何要为曾国栋效死力。
有苦说不出的曾国栋终于是忍不住了。朝廷是一心想要看着他与王千军两败俱伤,接着当然是顺势吞并他的湖广。远在四川的赵士梁一开始就有自己的盘算。准备丢掉河南换取四川。可如今王千军不攻河南,而攻湖广。还在成都城下地赵士梁当然很高兴见到这样的情景发生,然后继续在四川保存实力,借四川、陕西两省来增加自身实力。曾国栋太熟悉他的死对头了,赵士梁还控制着的河南之地,除了洛阳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准备用来安抚朝廷与拉拢王千军的,而只要控制了四川、陕西还有洛阳,他赵士梁就还有机会夺回所失去的所有河南之地。
既然注定要与王千军拼个两败俱伤,想要在这个时候退出朝廷的整个计划已经是不可能了,如果这个时候退出,曾国栋不仅要面对王千军的大军,还要面对朝廷与齐王可能的联合进攻,在四川的死对头赵士梁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思来想去的曾国栋最后终于是下定了决心,既然都是要与王千军拼命,那他为何不主动去与王千军决战,与王千军搏一次。
十万对六万,王千军还是在湖广境内作战。打赢了曾国栋就可以乘胜追击,收复所有失地,并且反过来与朝廷联手攻入两淮。到时候他全军上下气势如洪,朝廷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打成平手,损失巨大的他就退回襄阳,死守襄阳城,到时候朝廷与齐王一定会出兵,曾国栋坐看着朝廷与王千军拼个你死我活。因为曾国栋是为了朝廷而损失惨重的,只要稍微做一点煽动和宣传,朝廷就会有顾忌。如果朝廷到了那个时候还要强行吞并曾国栋,那么朝廷的险恶用心全天下都会知道,都会有所提防,朝廷就只能一个省一个省地去打。
如果战败了,并且王千军的损失并不大,曾国栋依旧是退回襄阳城,等待朝廷出兵。王千军如果真的那么可怕,连朝廷与齐王的联军都战胜了,那曾国栋就有自己新的打算。反正都是被收回权力,然后得到一些用不完的金银财宝,投降谁也都是一样的。曾国栋很清楚,从战争到现在,王千军也只是动用到他的正规军,在两淮境内可是有地方卫戍军超过十万人!
曾国栋的十万大军动了。王千军终于是把那曾国栋给引了出来,引诱其主力出来决战,再击溃其主力,乘胜围困襄阳,如此一来整个湖广将有一半的地方只需要王千军的一道命令就能够投降。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只座城池一座城池的进攻,天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这中间的损失与破坏也是最大的。
十万大军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