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是任子滔在离开前,尽全力又做的一件事。
他想帮帮江男,但是他现在认识人就这么多。
……
任建国站在机场停车场里,将行李拿出来,后备箱使劲一关,砰一声。
老任同志还是很骄傲地,很骄傲地拍了拍任子滔的胳膊,心里台词是:念大学去啦,这就飞啦。
但是没开口说话,拍儿子胳膊两下就算嘱咐完了,多一句都没有,倒是冲媳妇里嗦道:
“机票钱都花了,去都去了,在京都相中啥就买点啥,钱不够给我打电话,我告诉你,住那宾馆得挑贵的,小旅店不安全,洗洗涮涮的不行。”
“知道了,”林雅萍嫌烦的摆摆手:“到点你得记着吃饭,衣服最多两天一换,要不然一身汗味,我把你衣服都找好放床上了,你要是造的不像样,天天穿干活的衣服四处给我丢人,你看我回来的。”
“知道了,一路平安,快走吧。”
任子滔拉着皮箱回头:“爸,没事去看看江叔,他腰还是不行。”
“哈哈,放心吧,我们哥俩,我都上那吃住。”
林雅萍立刻急了:“不许啊,你给我回家!”
任子滔半搂住林雅萍,拽着往前走,笑呵呵道:“爸,到了给你打电话。”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男人要有钱
飞机一点点应上天空。
任子滔为了不显得露怯,为了不让别人发觉他是第一次坐飞机,从坐稳后,手上就抱着一本书:王小波的青铜时代。
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位作家。
任子滔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这位作家在书中,一贯反思想压制,反对对个人生活固话的设置,在书中对读者呼唤,要有参差多态有知有性的生活。
但最喜欢的一个原因却是,王小波和他一样都是理科生,理科生当了小说家,理科生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人,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万里挑一。
就是前两年英年早逝了,可惜可惜。
慢慢地,任子滔彻底投入到书里。
空姐问他喝水吗?他轻摇下头拒绝,空姐给他几颗花生米,他也都推给了林雅萍。
可见,清隽的人设形象保持的挺好,就是林雅萍总扯他后腿,总是东张西望,总想和他说话。
林雅萍小声凑到儿子跟前说道:“这就是头等舱?哪头等啦?我刚才特意看了,其实就是和后面隔着个帘子而已,你和你爸真是,纯属让人糊弄了,头等就是坐在打头啊,难怪咱这都空着。”
过几分钟后,林雅萍又心理很不平衡的强调一遍:“差一倍还带拐弯的钱,你们俩太败家。”
任子滔始终是:“噢,是嘛,啊,好”,很敷衍地回应他妈妈。
等空中行进有一会儿后,林雅萍适应休息好,她又开始磨叽了,靠在椅背上拍了拍任子滔的胳膊。
任子滔扭头问道:“怎么了?还不舒服?”
“不是,好几千啊,快赶上普通人家一个人大半年的工资啦,下次再不许。
我越琢磨越觉得这钱花的太冤枉,火车票才多少钱,咱离京都又不是特别远,睡一宿觉吃口饭就到地方。
再说你看看,总共也没几个人,就咱们小猫三五只,前面那仨,一看还是出公差花公家钱,说明大家都知道坐近途不合适。”
林雅萍说的这些,任子滔心里都清楚,不用他母亲分析,他也觉得是有点冤大头,不值。
要不是第一次坐飞机,不懂头等舱和经济舱的区别,不会出现这事,心里还劝自己:行了,一会儿到地方几千块就没了,下次再不坐。
十九岁的他,还是很会过日子的,要不然能十九岁就攒出两万多块钱当初借给江男?
不过等一个小时后,任子滔的消费观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原因在于,中国国情摆在这里。
赶火车赶汽车都知道吧,就是赶着下飞机也一样,飞机没等停稳呢,帘子后面就开始蠢蠢欲动收拾上行李了。
等帘子刚一拉开,有位穿着蓝花连衣裙胖乎乎的大妈已经挤了过来,后面你挨我我挨着你的也跟着一堆人。
大妈一边抱着黑色大皮包,一边还不忘扭头喊她老伴:“快点儿啊?跟上。”
她老伴和她隔了几个人,也往前真挤上了,这一推一让间,任子滔刚要站起身,就被大妈一个趔趄给挤的一脚没站稳,倒在了座位上,同时大妈怀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