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页)
花”“港都守护女神”……所有的媒介都毫不吝啬地把大量捧谀的词汇加诸在张秋身上!
陈林翻看着报纸,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经过两天的停顿,他的工作接着开始进行,今天将是繁忙的一天,因为张秋这件事,他准备办一张报纸的计划延后了两天,所以他必须在一天之内干完三天的活,他希望自己看中的那家印刷厂没有在这两天之内倒闭清算。
那家印刷厂位于荃湾,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十几年前,这家印刷厂兴旺发达过,还曾经接印过都市日报的活,最开始的经营者是一名英国人,开业时技术设备曾经是香港最好的,但是随着香港印刷业的不断繁荣,竞争越来越大,这家印刷厂逐渐没落,靠着一些零散的图书印刷、期刊印刷维持生计。5年前,英国人把这家印刷厂转售给了本地一个小家族,现在印刷厂就是这个小家族的小儿子罗汉经营着。
早上8点钟,罗汉就在自己的厂子很诧异地见到了两位拜访者。
其中一名就是陈林,跟陈林随行的是一名律师,姓严。他们倒换了几趟巴士才找到这个印刷厂,严律师也是一位年轻的律师,他还不习惯跟着客户坐巴士去洽谈业务,但是严律师没有在面上表现出这点不满意,因为香港的律师多如牛毛,根本不会有客户点名要找刚拿到执业资格的年轻律师,除了这位年轻怪异的客户,也许是为了省点律师费吧,严律师在心里为客户找个借口。
282 一张小报2
而那位参与吉奥食品开办的庄律师,并不是因为好奇多嘴而被换下,陈林只是按照他的计划,不想让一名律师参与到他所有的工作中来。
“我想办一份新报纸!”陈林直接向罗汉点明来意。
听到对方的来意,罗汉很惊讶,包括那位严律师也微露惊诧,这位年轻人竟然想办报纸?在香港办报竞争激烈,如今在香港大约有100多家报刊,投入十分巨大,人员、场地、设备无一不是大投入,一张像样点的报刊光是投入到发行的费用每年就得超过50万,一份新的报纸要想生存殊为不易。
印刷车间占地很大,但是现在还没有人上班,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来上班,现在罗汉的生意就是靠印一些商品目录和广告纸苟延残喘,根本养不活固定工人。
陈林走到那台大型的轮式印刷机前好奇地问:“我从来不了解这些机器是怎么运转的,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
那台轮式印刷机已经有一年没有开过机了,上面沾了不少灰尘,罗汉表情有点尴尬,他看了看对方那张清秀的脸,脸上有一道新伤,他的表情表明他确实是真的想了解这些机器的运作。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罗汉向这位年轻人介绍了各种机器如何运行,甚至在切边机前他还现场演示了一番,整个过程陈林都是津津有味地看着。
“我听成报的一个工人经理说过,现在最先进的印刷方式是电脑排版了。”陈林环顾了一圈,厂区内见不到类似电脑的玩意,“但是这个不重要,咱们的小报以后会用上的。”
“咱们的小报?”罗汉嘀咕了一声,有点不明白这位年轻人的意思,但他没有就这个问题细问。“你要办一份什么样的报纸?”
“我想办一份香港信息报!”陈林说道:“报纸初期就是登载各种信息,如二手物品买卖、房屋出租买卖、商铺出租买卖、车辆买卖、招聘求职及各种生活服务,只要是香港人需求的信息,都可以在报纸上刊登!”
“报纸就是纯粹的广告刊登?没有别的内容?新闻、时政、财经?”罗汉长期接触印刷出版,对办报的内容有一定了解,猛然听见这样内容的报纸,就肯定知道没有人会掏钱买报纸,“这样的报纸不会有读者花钱来买的!”
“我这报纸是免费送的!”陈林微微一笑,毫不理会罗汉和严律师瞪大的眼睛,“头三个月我出周刊,每期发行5万份!,三个月后改为日报,刊印10万份,我预计到一年左右时间能稳定发行到20万份!”
罗汉更是吃了一惊,他看着陈林的表情就像看到那个狂妄的希特勒一般,5万份、10万份、20万份,如今资格最老、销路最好的南华早报最好的销售是35万份,平时能保持在20万份就不错了。
“可是这报纸靠什么挣钱呢?”现在罗汉对这笔生意已经不报希望,这个年轻人办这样的报纸撑不过三个月,如果自己真接下这笔印刷业务,不知道这位年轻人能不能付得起第一个月的印刷费用。
283 一张小报3
就连严律师也在一旁暗自瘪了瘪嘴,这是他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