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6(第2/4 页)
此。
赵云也颔首道:“阿旻思虑周全!”
其人复又道:“阿旻,某昔年随公孙伯圭伐乌桓、鲜卑之时,对杂胡习气曾有了解,此番妙才、德祖2人出使,某恐其2人将遇险也。阿旻,你可有何对策?”
赵旻摇头:“大人,彼处山高水远,旻实无对策也。而今惟有倚仗德祖兄之智、妙才兄之勇,此番出征,千里迢迢,旻不得不慎之又慎也。”
夏侯渊、杨修名为出使,实则相当于前锋军兼斥候营。
他们2人的主要目的,是查看并制定沿途驻营之地、行军及补给路线,甚至是了解清楚匈奴左贤王营地详情。
赵旻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会让数万大军冒此天大危险。
当然,此时许都众人尚不知,凭杨修急智及英勇,夏侯渊武艺及神1般的行军速度,这2人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此番大汉出征匈奴若最终大胜,这2人及千余重骑玩命般的拼搏功不可没。
赵云叹道:“但愿1切顺利!”
待众猛将用罢饭,颜良当先起身。
“子龙!你随某试1试阿旻之马蹬。”
3万副马蹬,皆已分发下去,且兵卒们正纷纷将其配于马鞍下。
颜良在用饭前,便已迫不及待想试试马蹬,但被赵云劝阻。
颜良若试马蹬,兵卒们势必围观,中午还吃不吃饭?下午还训不训练?
兵卒们此时已用完饭准备午休,所以赵云欣然应允。
乐进、徐晃、赵甲、赵旭等武将也对此跃跃欲试。
于是1行人牵上马,来到骑兵校场。
众武将们上马之时,便觉眼前1亮。
有了铁制马蹬,上马果然无比轻松。
而且,高桥马鞍搭配马蹬,怎1个稳字了得。
因此,非止颜良、赵云、徐晃等人,甚至就连平时惯用环首刀的乐进,都忍不住双手持长枪,在马上试验发力如何。
颜良1时兴起,嘿嘿1乐后对赵云道。
“子龙,你我已许久未切磋,来!比划1番!”
赵云抱拳轻笑道:“大兄,云亦有此意,请大兄出招!”
2人各自提起长枪,于马上“铿铿锵锵”交起了手。
这时代,当然不是如罗先生在演义中所描述的那般流行斗将,但主将武艺高强,也会极大提振士气。
而无论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1战、2战等热兵器战争中,士气的作用至关重要。
平心而论,在旅顺口之战中,满清装备并不比鬼子落后太多,奈何满清将士不战而逃…
这便是士气的负面作用。
同理,抗美援朝中,我们的子弟兵虽装备落后鬼子1个时代,且没有任何空中支援,但最终获胜的,恰恰是我们的子弟兵。
这也是士气、信仰和人民的胜利。
颜良、赵云这两名拔尖的超1流猛将斗将,堪称战场之华。
他们2人那独有的发力之法、精妙至微的1招1式,都让1众武将看得目眩神迷,大受启发。
徐晃按捺不住,对赵旻抱拳道。
“某亦欲与主公切磋1番。”
赵旻哈哈1笑,提起长枪。
“甚善!如此,旻便先出招!”
赵旻武艺虽大有精进,甚至可以欺负欺负曹仁和曹纯,却仍非徐晃敌手。
赵旻膂力还不及张辽、徐晃、乐进这等天赋异禀之人。
但赵旻的长项在于,其人糅合赵氏发力方式,以及孙氏借力打力、出招变招极快的心法。
这点可弥补赵旻膂力弱于超1流猛将的劣势。
所以,赵旻和徐晃这仅次于超1流猛将的2人切磋,同样精彩纷呈。
甚至不知不觉中,颜良和赵云2人都罢手停战,饶有兴致地旁观这场切磋。
【作者题外话】:饺子的起源,如今众说纷纭,其中1个说法,是汉末南阳涅阳张机张仲景所发明。
赵旻迫不及待地量产面粉,主要目的确实是想提振士气,次要目的当然是为了伏梦。
他那几个妻妾,不过是沾了伏梦的光罢了。
赵云所说的杂胡习气,前文曾多次提及:贪婪、见利忘义、不遵礼法。
所以,在赵云看来,夏侯渊和杨修就是千里送人头去了。
这事儿不怪赵云,因此此时夏侯渊率步兵3日5百、6日1千的名气尚未传开。
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