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入营收降将,出策觅良方下(第4/4 页)
然莫名其妙传到了曹操耳朵里,使曹操十分受用。
(曹)公闻之,使人语(王)立曰:“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张璠《汉纪》
虽然《汉纪》没有明言到底是谁泄露了这番言论,但答案乃是显而易见的。无外乎王立告知刘艾,刘艾再告知曹操,借此示忠邀宠。
由此可知刘艾在迁都许县之初(196)便迅速改换门庭,投靠曹操,1如当初党附董卓故事。
从这1点看,刘艾充当宗正,很有可能与他之前担任侍中类似,均是充当权臣的耳目。
彼时的汉廷侍中,自有钟繇、华歆等曹氏心腹担任,因此刘艾出任宗正,应该另有任务。
按《续汉书百官志》,宗正的职责是掌管诸侯王国的名籍簿册,同时上报地方宗室的不法行为。
宗正,卿1人,中2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续汉书百官志》
按曹操在建安年间(196-220)屡次削减刘氏诸侯封国的记载看,其背后必然少不了刘艾的助力。
是岁(建安十1年),立故琅邪王(刘)容子(刘)熙为琅邪王。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8国皆除。--《后汉书献帝纪》
实际从刘艾在《劝进表》中班次,便能看出他的显贵地位。如前所述,《劝进表》的前4人均是曹氏心腹,荀攸、钟繇、凉茂、毛玠都是在《魏书》中有独立列传的创业功臣。
4人之下,便是刘勋与刘艾。刘勋出身琅琊宗室,琅琊王刘容与曹氏交往深厚;同时刘勋又与曹操有旧,1度“贵震朝廷”,因此班次位于第5。
初平元年,(琅琊王刘容)遣弟(刘)邈至长安奉章贡献……(刘)邈至长安,盛称东郡太守曹操忠诚于帝,(曹)操以此德于(刘)邈。--《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刘)勋字子台,琅邪人。中平末,为沛国建平长,与太祖有旧。--《魏略》
刘艾虽然功绩罕见记载,但他的班次紧随刘勋,位居第6;力压夏侯惇、程昱、贾诩、董昭等人。他在曹魏集团中的尊贵地位由此足见1斑。
于是中军师陵树亭侯荀攸……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刘若(即刘艾)、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乡侯贾诩……等劝进。--《劝进魏公表》
刘艾先后多次参与对曹氏父子的劝进,可知其深受信赖。鉴于刘勋后来因罪被诛(见《司马芝传》),因此刘艾遂成为魏国高级官僚中、硕果仅存的汉廷宗室。
不出意外,延康元年(220)参与劝进的“百2十人”是由刘艾引领。
己未,宣告群僚,下魏,又下天下。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即刘艾)等百2十人上书。--《献帝记》
可见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把刘艾视作腹心之臣,侧面印证了刘艾“由汉入魏”的身份变化。
传统史家认为《献帝传》作者已佚其名,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献帝传》为刘艾所著,但对此持驳斥观点者亦不少。
考《献帝传》载禅代众事,又言山阳公薨,自是魏、晋人作,别为1书。(刘)艾既为献作纪,又为作传,是必不然。--姚振宗
姚振宗先生认为,刘艾既撰《献帝纪》,应不会再撰《献帝传》,因为两部史书传达的历史情绪有明显差异。
但结合刘艾参与了对曹丕的劝进来看,《献帝传》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内在的“尊魏”基调,同刘艾的活跃时间与政治立场完全吻合。
因此不能否认《献帝传》的作者可能是刘艾。
刘艾之事,云某必须说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后面1个大坑…咳咳,险些剧透!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