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可惜很快就没再办下去,依旧只要东厂与锦衣卫并立。东厂的头头,是皇宫中司礼监中选人出来担任,称为厂公。不过除了这个太监之外,下头所有的官员、军卒都是正常人,并不像外界有些人谣传说“那里面一窝子太监”;而锦衣卫与东厂之间一直紧密合作,甚至东厂的人有不少都是从锦衣卫那儿分拨过去的。锦衣卫别的部门倒也罢了,其中最让那些个皇亲国戚、或朝中大臣闻风丧胆的,就是北镇抚司。因为这个部门说要针对的,就是这些亲贵团体。只要皇帝一下令,他们要抓什么人就抓什么人,管你是何等尊贵的身份。
而进去之后,是死是活,就只能看那人前世有没有多烧高香,平日里多求神拜佛换来好造化了。德王原本看过邸报后,生怕皇帝会派遣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来行抓捕之事,不过现在看到对方来着并不多,领头的人又和颜悦色,七上八下的心情才稍稍变得和缓。
到了正礼殿上,此处已经摆设下香案,德王跪在香案后,等候钦差的旨意。不过,段继安并没有圣旨,他只是来传达皇帝的口谕的:“奉上喻,因有兹体事宜需面问德王,还请王爷一一据实以答。”
“是。臣遵旨。”
段继安扫了一眼周围,这里一旁有的太监不经意对上他的视线,竟吓得身上抖了一抖。他随即向德王微笑道:“因是圣意,此间人多,未免有所不便,还请王爷暂且遣散府中人等,未免入内再谈。”
德王当然没有异议,于是他让众人都退下,而段继安只带着身旁另一名同样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与王爷一同进入正礼殿内,他带来的其他军卒则守在外面,屹立不动,仿佛雕像一般。王府中别说是那些太监们,即使是王府的心腹官吏,也不敢在那儿停留,连忙离开,却又不敢走远,只好来到附近那些偏殿中等待消息。
正礼殿中,德王坚持请段继安二人上坐,但是对方哪里肯 ,彼此你推我让的。德王见对方执意不肯,只好坐上了上首位,而段继安坐在西边下首,另一锦衣卫官员则再次拜见德王。原来此人是锦衣卫四品佥事姓常名海,是钦差段继安的副手。众人坐下后,德王这才敢问对方:“不知钦差到此,所为何事?”
“不瞒王爷,三日之前,我们一行人仍在兖州。因皇命在身,因此先到鲁王府,其后才到王爷府上拜见,还望王爷休怪。”
果然,这些人匆匆忙忙地又赶来这里,可见没什么好事……德王保持着镇定,笑着说:“段同知言重了。既是身负皇命,只当以此为先,又岂敢有人怪罪?还请万万休要说这等话,不然臣心内也难安。”
“我等虽在京城之中,可也听闻王爷素来人品谦和、尊上怜下,学问更是极佳,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想来这山东一行,真是我等的造化了!”
在殿外,太监捧上茶来,正礼殿这里的总管执事徐太监亲自结果茶盘,自己进去奉茶,因为他知道现在在殿内进行的谈话越少人知道越好,而他身为这里的总管,自然有义务和责任为主子分担这些。上茶时,段继安与常海貌似颇有玩味地打量着那精致的茶盅与茶盘,光看他们那模样,不知情的人可以还会以为他们是仅仅是来此地作客的呢。
徐太监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继续守在殿门外台阶上。而在殿上,段继安吃着茶,赞赏不绝。德王虽然明知他们前来没什么好事,可是如今此情此景,自己根本不好开口直言相询的。直到吃过茶后,段继安将茶盅往桌子上一放,笑着向德王说:“王爷怕是也知道咱们来此可不是为了吃茶吧?”
卷四 第六回 不速之客
德王朱见*说“是”也不是,说“不知道”也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他只好暂时保持沉默,等待着对方的反应。果然,段继安见此,又笑道:
“王爷休要忧虑,今日我等前来,并非兴师问罪。只是因有皇命,自然要来拜见王爷,好将一些事情弄个明明白白的。”
来了,德王心中说了一句。他端正了一下本来就已经坐得非常端正的姿势,朝向对方,微微低头道:
“请。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在在王爷面前的这个男人,不只是锦衣卫的人,而是皇帝的使者,因此在面对他的时候,朱见*也就必须保持着应有的礼仪和尊敬——就像是将眼前人当成皇帝一样。段继安此时脸上的微笑也变淡了——如果仔细看的话可能还会发现他脸上依旧有一丝笑意,但这微弱的笑意反而使他显得令人难以捉摸——他用毫无感情起伏的声音问道:
“鲁王朱阳铸向来与你有书信来往,可有此事?书信之中都说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