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尚书卢植夜驰河上,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贡随植后。贡至,手剑斩数人,余皆投河而死。《后汉书-孝灵帝纪第八》记载:让、珪等复劫少帝、陈留王走小平津。尚书卢植追让、珪等,斩数人,其余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
注2:《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八·汉纪五十》:三月,以廷尉崔烈为司徒。烈,寔之从兄也。是时,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钱西园而得之,段颖、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行输货财,乃登公位。烈因傅母入钱五百万,故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
第13章 十常侍宝藏
张让回头跟段珪商量了一会儿,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藏宝地告诉了吕布。
原来宝藏就埋在北邙山汉灵帝的陵墓旁边,是在给汉灵帝造陵墓的时候顺便在旁边挖的墓穴,里面放了十常侍以及很多小宦官们几十年搜刮来的钱财(注1)。
张让等人掌控中枢,多年前就预感到到乱世将至,京师里必将有大乱,就预先把宝藏埋在那里,等动乱后再挖出来分掉,离开洛阳回故乡安居,可他们没想到动乱来得这么快。
吕布望着远处山势不高却雄伟苍翠的北邙山,心里泛起了嘀咕。
北邙山山势雄伟,伊、洛之水自西而东沿着北邙山流过,水深土厚,在北邙山立墓,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而且在北邙山地表以下的土层渗水率低、粘性好、紧实,所以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从秦相吕不韦开始,历朝历代许多帝王将相都将陵墓安在此处,唐代诗人白居易还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更有句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在这东汉一朝,自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到面前这个末代献帝刘协,历代皇帝都葬于此,既然是皇陵,里面应该是重兵看守,想在里面挖掘宝藏,跟盗墓有何区别,盗的还是皇陵,大逆不道到极点了,一旦消息败露,吕布的下场比日后的董卓好不到那里去。所以,这宝藏暂时还挖不得。
北邙山掘宝放在日后,目前最关紧的还是解决了面前的宦官们。
吕布命人从小平津关隘里拉出几艘船,推到黄河里,然后喝令张让放开了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
张让等人赶紧放了刘辩和刘协,然后撒腿就往船的方向跑去。
刘辩和刘协被张让等人挟持着奔波了近百里地,疲累不堪,走都走不动。
吕布忙上前把九岁的刘协抱起来。
这刘协长的估计像他母亲王美人,面如傅粉,齿白唇红,而且天生聪颖,又很镇定,不哭不闹,扭头看了看张让,又看了看吕布,问道:“吕将军,你能饶过张常侍吗?他为父皇做了那么事情,对我也很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且年纪一把大了,没有几天活头了。”
吕布点头领命:“谨遵陈留王旨意。”
吕布心里很感慨,很显然,刘协记得张让的恩情,要不是十常侍护着刘协,刘协早就被何进和何太后搞死了,如此聪明仁义的皇帝啊,可惜总是遇臣不淑。
吕布没兴趣抱那个十五岁大的刘辩,就让秦谊扶着。
那么大的孩子遇到事情了只会哇哇大哭,董卓日后废掉他还真不亏,即便是傀儡皇帝也要有个人君的样子吧。
刘辩还哭着喊着说:“好饿啊,好渴啊,我要吃饭,我要喝水!”那样子跟寻常人家一个被宠大的孩子没啥两样,看来何太后那女人很不会教育孩子。
吕布皱着眉头,让亲卫拿来一些干粮和清水给刘辩和刘协,总算止住了刘辩的哭闹。
张让等人则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往船上跑,还没等他们屁股坐稳,吕布一挥手,数十个并州士卒张弓搭箭,乱箭齐发,瞬时就把侯览等大小宦官射死,只留了张让一个人在那里哭嚎:“吕布,你个没有信用的小人,你真要杀人灭口!”
吕布摇摇头,命秦谊等人把刘辩和刘协扶上马,又命秦谊先领着大部分士卒慢慢地往洛阳城里赶。
吕布见大部队走远,黄河岸边没有闲杂人等,方才命亲信士卒把张让从船上拉出来,给张让换了一身士卒的衣服,粘上一些胡须,顿时判若两人。
张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吕布!你为什么杀掉他们不杀我?!”
吕布冷冷一笑:“因为我只答应陈留王留你一条性命,可没答应放其他阉人一条生路,何况知道我们这宝藏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