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页)
适用于南方,诸葛亮强学之,必中祸根,此南方十胜!”
“概可定论,无论主公投南或北,影响已经不足引发天下大变,不过拖延北方之命数尔,反而得罪楚王,被其视为易反无信之辈,他日主公若兵败,曹氏除了长子曹昂外,定无一人可活,便是曹昂,定终身无一子嗣可活,不可以楚王仁义之名而观之,巴蜀十族反其新政,无一得活,罪皆在周瑜之身,楚王仁义之名无损,而楚地肯为其负罪者众多,非周瑜一人而已,故主公最好不好走此险棋,若早投之,以表心诚,或可得益良多。”
满宠亦道:“世人皆说富贵险中求,可这风险也得是自己能够承受的。投诚北方的风险,主公可能受不住啊,不如安稳求荣华,若能为楚王平定北方,少则封公侯,多则留名千古!”
程昱和满宠毕竟是谋士,如今连贾诩这样的人都投奔南方,心中也非常清楚,私下都已经商量好力劝曹操投南方,但求后半生荣华,不再求闻名于世了。
曹操如何不知道他们的私心,但这两人是自己最亲信的谋士,如今都是这番态度,其他的文臣武将更不要说了,一直刚硬无比,站在自己身后的夏侯惇如今都安排夏侯充在南方买田地,其实他曹操何曾没有安排曹昂在南方购买田地。
程昱和满宠两人一危一喜也确实很有道理,曹操乃道:“任征北大将军,只与司马懿这样的小儿平齐,还在周瑜这等小儿之下,心中不甘,以我之才,难道只能担任此职,楚王未必太小看我了!”
程昱道:“主公之才自然不止此职,然试问主公长子曹昂之能可比主公?”
曹操道:“确有不如!”
程昱道:“那便是主公官职越高,留给世子之灾愈重,臣可直言,主公若投诚南方,掌兵权时间不少于周瑜,而子之成就必在周瑜子嗣之上!”
曹操看了看他,笑道:“仲德所言甚是,且再拖北方一批粮草便向南方投诚,仲德可代我写信函与楚王表露心迹,数月间必赴襄阳领封!”
程昱微微点头,道:“此明策尔!”
华夏二年春末,诸葛亮见曹操迟迟不肯赴信都,将对曹操的粮草军资援助克扣下来,曹操以诸葛亮无信为由,辞大将军之职,领青、兖两州投诚南方。诸葛亮闻之,乃跺足道:“亮中楚王奸计尔!”,又仿南汉之制,任太史慈为右大将军,任徐晃为左大将军,但不设大将军之职。
娄圭亦闻之,乃大惊,唯恐诸葛亮视自己为同谋,星夜投奔曹操,得曹操厚待。
曹操将军机要务委托曹仁、程昱,自己领宗族兄弟夏侯惇等数十人及满宠前往襄阳晋见刘协。
刘协定曹家为二等国族,领族地两千亩,仅次于荀家和皇甫家的一等国族,而曹操本人封为平原侯,任征北大将军兵十万回归青州,准备经海路前往辽州向北的辽北平原(东北平原)开拓,后见曹操不满,乃与曹操将贾诩的“以北定北”之略细细解说,告诉他统一北方不走黄河防线的思路,令曹操大喜。
曹操乃道:“未料到文和才智如此,竟能有如此奇策!”
刘协道:“曹昂和夏侯充在楚地多年,曹昂现在与襄阳学府任学者,而夏侯充也在襄阳军院任课,朕知他们都颇有才华,欲让他们任曹族和夏侯氏后续族长之人,故近年都会安排他们从军出仕,多加锻炼。尤其曹昂,荀彧很欣赏啊,打算安排到吏部任从事,虽然职位不高,慢慢来吧!”
曹操更喜,乃道:“其二人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此乃吾族的兴事尔!”
刘协微微一笑,道:“但按朝廷的律法,国族必须入住襄阳,孟德此去之后,曹家子弟必须悉数入住襄阳城南,盖凡十岁以上者皆要入读官学,合适的要入读襄阳学府,封地虽在青州,但朝廷治略台会代管,无须宗族担忧!”
曹操早知刘协会如此安排,但只要自己手中握着兵权,便是皇上也不会责难曹氏宗室,何况曹昂能够出仕中央治略府,就说明皇上仍然会一直重用曹氏,乃道:“今既已为臣,但生死皆付陛下,臣若能替陛下完成这统一大业,复有何求,然臣近年头痛恶疾难止,望臣平定北方之后,陛下能让臣担任一闲置,整理兵书,或可能留传后世,此亦臣心中一所愿尔!”
刘协知道曹操才是这个世上少有的聪明人,知道自己毕竟非刘协嫡系,若功过则自危,不如事先提出来,让自己给他留下一条还算明亮的后路,也是向自己表忠心。
乃道:“朕安排张机和华佗为你治疾,你但且宽心,孟德之才,武可安天下,文可治天下,非荀彧等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