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不错,真是赵云出现救了公孙瓒。而公孙瓒见赵云武艺高超,便收为己用了。但在第二天,公孙瓒并没重用赵云,只让赵云充做后军接应,这使得赵云很不愉快,毕竟自己不是真正的赵子龙,而自己也常常为赵云的怀才不遇而感叹。公孙瓒用大将严纲做前锋,以迎袁绍军的前锋颜良、文丑,颜良、文丑毕竟是袁绍军的两大名将,公孙瓒用严纲这样的草包,怎么可能抵挡得过。
这不,颜良、文丑还没与之交手,区区一个麹义便把严纲斩于马下,因此公孙军大败,公孙瓒只好回马下桥而走,而公孙军见主帅已走,降的降,逃的逃,一点战力都没有。麹义引军追之,却没想想到会遇到他,因此麹义便这样丧命了。
没错,麹义撞上的正是威风八面的常山赵子龙。这时赵云正引后军前来救败北的公孙瓒,只一回合便把麹义斩于马下。紧接着,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见赵云大胜,也引军杀回,绍军大败。而袁绍也因疏忽,没想到公孙军会有机会反扑,根本没多加防范,因此被赵云的反扑,袁绍差点因此丧命,要不是颜良、文丑及时救驾,想必不可一世的袁本初已丧命界桥边了。因颜良、文丑的奋力拼杀,赵云冲不进袁军的铜墙铁壁,只好救公孙瓒退回界桥。
而在同时,袁绍后军出现变故,前面三员大将引着一军从袁军后面杀来,三件世间神兵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显得特别显眼。不用说,正是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三兄弟前来救援。惊得袁绍手中宝刀坠于马下,被众部下救回袁绍军营。而公孙瓒亦收军归寨,跟刘备道了谢后便引赵云与刘备相见。玄德甚相敬爱,便对赵云有了不舍之心。而正不知这一切也被公孙瓒记在心中,引起后面的一端误会。
第四章——赵云建威信,公孙疑虑
因董卓的调停,袁绍与公孙瓒各自罢兵回各自领地,各自发展各中势力。而战争的一时结束,刘备也因公孙瓒表荐为平原相,需往平原赴任,不得不与赵云分别。
赵云府邸
刘备与赵云两人执手垂泪,不忍相离。(想到刘备是赵云真正值得效力的人,也是自己平生所愿,很想跟着刘备一起赴平原,但是为赵云的名声所想,不得不因此暂别刘备。)赵云叹曰:“云平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其所为,亦袁绍等辈耳!云何等想与使君一起远赴平原啊!无奈忠臣不侍二主,如使君不嫌弃,云别日再往平原与君共事。”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两人洒泪而别。
赵云府邸门外
公孙瓒把这一切都听得很清楚,气得想把赵云和刘备欲杀之而后快。但为了面子,还是装做很不舍的样子送别了刘备。
但从此对赵云有了防范,很多方面都不让赵云去做,就算是把任务交给赵云,都会派了个副将跟随着赵云,让赵云觉得很是不自在。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公孙瓒为何这样对自己。
但公孙瓒派给赵云的任务,赵云都办得很完美。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百姓之中,都建立了很高的威信,市井之中无意不对赵云赞叹有加。却不知道这也给赵云造成了说不清的误会,使得公孙瓒心中的疙瘩更大了。所谓功高镇主,公孙瓒一直都有不安的心理。
公孙瓒的部下多次为赵云请功,希望公孙瓒为赵云提升官职,公孙瓒却不与理睬,使得众官员都为赵云感到不值,而赵云与公孙瓒之间的误会,也就越来越深了……
第五章——助刘备救北海,收管亥…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天公孙瓒的军政大厅里来了三个人,正是刘备三兄弟。刘备因太史慈的求助,答应往北海救助正被黄巾余党所围的孔融。但因平原兵少将乏,便往北平向公孙瓒借兵,并向公孙瓒借赵云一用。
“伯圭兄,今北海相孔融被黄巾余党所困,求助于备。无奈平原兵少将乏,因此想向伯圭兄借雄兵一万,并赵子龙将军一用,以救北海。”
“这……”公孙瓒似有疑虑,并不是因怕刘备借兵不还,而是怕赵云此去便不再复返。但想想赵云前说过的一番话,便放下心来让赵云与刘备前往,但在出发前还是给赵云留下了一句话,“子龙将军,北海战事结束,可得回北平来哦,北平百姓需要你,离不开你的哦。”同时也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