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盈亏,如果真的这样,会计信息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因此,为了及时提供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我们假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人为地分割为若干相等的、较短的时间段落,以方便我们考查经营结果,这就是会计期间。可见,会计期间假设是持续经营假定的一个必要补充,它同样是会计核算时间范围的规定。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的关系如图1…2所示。
图1…2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的关系
会计期间通常以“年”来计量,称为会计年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我国以日历年度为企业会计年度,即从公历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有了会计期间假定,才有了企业“某年盈利多少”、“某年亏损多少”等说法。
会计期间假设是后面将讲到的有关收入与费用配比、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的理论基础。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此会计核算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内容,即会计主要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用货币计量的那一部分,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如采购原材料花费了1万元,支付职工工资2万元,出售商品取得收入3万元等,都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但公司召开董事会议、产品销售例会、签订购销合同都是很重要的经营活动,但由于不能以货币客观地计量,因而不是会计核算的范围。
货币计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企业会计制度》(2002)第八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二是假定币值稳定,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但现实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动时有发生,有时甚至还可能急剧变动,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此时可采用“通货膨胀会计”。但无论如何,货币计量及币值不变,仍然是组织正常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提示〗 正确理解会计假设的含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总则第六条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由此可见,中期可以指半年,也可以是季度或一个月。第八条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会计假设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业务都需要会计处理,一般仅是那些能认定与主体有关并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才应予以确认和报告。
第二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要素(3)
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如图1…3所示。
〖关键术语〗 会计对象与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会计科目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3 会计要素的分类
图1…4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会计科目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会计对象看成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有六个树杈,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每一个树杈上还有很多的树枝,有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资本公积、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会计科目,树枝上的树叶就是明细科目,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