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
魏思温的小女儿,年仅九岁的魏璇玑,在不知情时孑然离去,却不知其后的是一场惊天之祸。
数年之后,江湖中偶然出现一位身穿白衣,手拿卜罐的游方术士,只道是八声甘州依旧在,却不知偶露巧手展新愁。一幅推背图,几家恩怨。
此刻,江湖,朝廷,民间,纷沓而来的纠葛逐渐展开。
本文慢热,写的也有些仓促,请多谅解!
楔子
作者有话要说:于是奉献上本人的第一个古言坑,默。
话说某言已经不要大意的奔向古言的怀抱了,我会好好写的,尽量写长……
此章节已修改。
《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三
弘道元年,唐高宗卒,中宗即位。次年,改元嗣圣,武后以太后临朝称制,不久即废中宗,立豫王旦,武太后掌权。敬业因事被贬柳州司马,赴任之时途经扬州,便与被贬南方之唐之炫、骆宾王、杜求仁、敬业弟敬猷及前盩厔尉魏思温、奉使到扬州监察御史薛璋等,一并策谋兵反武则天。,敬业使人诬告长史陈敬之谋反,薛璋以御史奉使将其捕杀,徐敬业自称扬州司马,组囚犯、工匠、役丁数百余人,占扬州。随即招民众,以扶中宗夏位为号召,布骆宾王之作《讨武瞾檄》。敬业起兵,武则天剥其赐姓,命左玉铃卫大将军李孝逸统兵镇压。敬业之谋士有北上进攻洛阳与南下先取常州、润州之策,敬业采南进之策略,渡江攻润州。于时,李孝逸大军逼近扬州。敬业重又还兵,于高邮迎战。十一月,大败,逃奔润州,欲渡海投高丽,为唐兵追及,敬业弟兄被杀,同党被捕杀。
弘道元年,高宗卒。次年,秋。
天色微淡,细雨霏霏,一点一滴的飘落在朱红色的宫墙之上。宫墙翠柳之间,凸显一番肃杀之气。
“启禀太后,臣有事起奏。”在宫闱中响起的声音,掷地有声。
“传。”宫墙之内,不得听信外人之言。而此刻启奏之人,是武则天的外甥,武三思。
武则天坐在龙椅上,而站在她身边的,是上官婉儿。
“姑母,大事不好了!”武三思跪在地上,恭敬的给上位之人行礼后,说道。
武则天皱了皱眉,说道,“何事如何惊慌?这大殿之上,还有何事不是我所知的。”
“姑母,这次的确是大事不妙了,徐敬业,他……他在扬州上任的途中反了!”
“果然如此啊,自从英国公死后,他那孙子就越发的无法无天了。李绩啊李绩,你倒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武则天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
“姑母,徐敬业在扬州大肆传言你的不是,这是我从反贼手中缴获的……”武三思抬头看了看武则天的脸色,没有再说下去。
“说,缴获什么?三思,你何时如此吞吞吐吐了。婉儿,去把他手上的东西拿来!”
站在武则天身侧的上官婉儿使了个眼色给武三思,将那东西呈上。谁知竟是骆宾王所做之《讨武曌檄》。
自高宗崩逝之后,武则天早有心理准备,闻扬州叛乱她无丝毫惊慌之色,她指挥东西用兵,对这帮跑梁小丑,根本不放心中。她迅速的翻看了这篇檄文,看到最后,脸色有些差异,但立马恢复过来。紧紧攥着手中的这篇文,喃喃自语,“好一个请看今日之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三思,这篇檄文是何人所作?”
“是……骆宾王。”武三思回答道。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竟然颤颤巍巍的。
“此人不为我所用,甚是可惜啊!”武则天感叹一声,“如此人才,却流落不用,你是怎么为人臣子的!”
“可是姑母,他是叛党!”
“你糊涂!”武则天大声说道,“此人文采出众,不是因为你们这些人不上报朝廷,会因此流落异乡,以至于和徐敬业之类的反贼一起吗?”
大殿上瞬时静默下来,过了许久,武则天才缓缓的闭上眼睛,说道,“你下去吧,顺便把李孝逸给我叫来。婉儿,写讨伐徐敬业之书,我到要让全天下看看,这是谁家的天下!”
数月之后,徐敬业于海陵界被杀,唐之炫、魏思温等皆被活捉。
三年之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凌空斋。这凌空斋建立没多久,却在江湖上闯出了一番名堂。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密密的花丛之间,有着一道白色的身影。那是一个少年,十二岁的样子,此刻正坐在桃花树上,眉角微微翘起,明亮的眼眸静静的看着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