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页)
撤的步伐。
齐恒没有等来司马剑大军撤回的消息,却等来了梁国元帅司徒浩率大军自东部进攻官商城的消息,齐国上下举国震惊,这才知道怒卑夺城与梁国发兵不是巧合,而是早有预谋。
“圣上,国之危矣。”齐国重臣齐聚宫中,贺兰峰急忙上言,“如今怒卑大军已攻至陈州,司马将军在北与怒卑交战。梁国东西两路压境,西路叶远航已破畱博攻至殷天城下,东部官商城发来加急书信,也是岌岌可危。还请圣上即刻发兵救援两处,才可保我国境无事。”
齐恒忧郁满面,耷拉着脑袋蔫坐在那里,所有的霸气都如屋外撒落的雪花,被冷风吹的七零八落。
“贺爱卿,朕也想发兵,可该如何发兵?”只几日时间,齐恒的嗓音变成了沙哑之声,“宿州只有几万兵力,临近几州倒是有十余万,可该分向何处?”
贺兰峰略一思考,道:“现今不知梁国是两路齐进,还是一实一虚,只能将兵力一分为二,分派东西。”
“可梁国若一路不动,只做佯攻,另一路强攻的话,我军岂不是又有十余万兵力被牵引过去?”
“现今西路有梁军十余万人,此路必是强攻了,东部敌军确切消息还未曾传来,但我们也必须出兵,不然怕是来不及了。”贺兰峰也怕梁军再施调虎离山之计,若将兵力分赴东西两处,东路梁军只有少数,而在西路强攻,那时齐军再从东面撤回西路增援,也定是来不及。
“好吧,将宿州人马增派至殷天城,另派古信府守军赶往殷天,其余州府兵马向西支援官商。”齐恒做出决定,将国内五十余万大军全部派出。塞北有兵十七万人,西部有兵力近十八万,另从各州抽调守军,合计十七万人赶赴东部,从而应对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第二八三章 二将献城
战争总是残酷的,每座城池的得舍,都是无数条性命的丢弃。齐军在陈州方面与怒卑对峙,各有胜负,不分上下。而东西两路则被梁军打败,西路丢了殷天城,东路更是连丢两城,官商与琅西都已落入梁军手中。
齐国宿州之西只剩一座屏障古信府,东面也只有两座城池汉栾郡与下普城。南北各州府中几乎都成了空城,据说各州知州手下,连衙役都被征调走了。可见战况惨烈,怕是此战过后,齐国境内难以见到成年男子了。
远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打下了殷天城,虽借助连弩占尽了便宜,却也伤亡不小。现今齐军全部退守在古信府中,任凭梁军天天叫阵,就是不出城迎战。远航试图攻城,尝试几次伤亡过重,便退回修整,暂时放弃攻城。
远航正为久攻不下古信府而犯愁,听后立刻备马,带上刀紫等人前往古信府城外查看。
“亚史好计啊,这片林子燃起,浓烟随风而过,城上必看不清,正可攻城。”远航兴奋起来,想起最早与小梁交战时,小梁便曾使用火攻益州,只是被自己识破,却反烧了自己。
“亚史在小梁之时,也曾献计火烧益州吧?”远航侧头问道,脸上表情让付亚史难以琢磨。
付亚史在马上脸色微红,“让大人见笑了,是大人心计过人,识破了我这低微之计。”随即望向古信府,又道:“齐军中不会再有如大人这般聪慧之人,亚史相信此计定可成事。”
远航一笑,“我信亚史,破此城指日可待。”
东路司徒浩大军挺进,齐军几次力战都败退而归,梁军已经开到汉栾郡城下,形成围城之势。
齐军从各州调来兵马十余万屯兵城中,兵马来得快,粮草却未跟上。如今汉栾郡的粮草供应十余万大军,已经捉襟见肘,难以支撑了。
“将军,城中粮草只可维持一日了,后方若再不运送粮草过来,怕是不等梁军攻城,自己却先饿死了。”汉栾郡城中各位将军哀声怨道,手下兵士果不腹肌,每天只吃些稀粥,如何可以打仗。
东路统帅袁海星本是汉栾郡守备,此人倒没什么大本事,只是原先的大将军陆川兵败琅西,齐王大怒削去其职位,暂由他带领。
袁海星见发话之人乃是陆川,不由冷笑一声,出言讥讽,“若不是陆将军引兵退来汉栾,何至于粮草不济啊。”
“你……”他的一句话将陆川气的站了起来。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和着我这刚刚战败,你便将粮草不济一事扣在我头上了。
“两位将军少言几句,还是抓紧催粮要紧。”其余几位各州赶来支援的守备急忙上前劝解。
“你们几位也是,既然带兵前来,也不多带些粮草,有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