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我且问你,五经之中,你的本经是哪一经?”
“回恩师的话,弟子本经为春秋。”
“春秋……五经之中,以春秋字数最多,现在的读书人为求科举得第,避之惟恐不及,也只有你却迎难而上。但是春秋之中微言大义,若能攻读有成,裨益也是最大。回去之后,继续用心攻读,圣人有云:焉知者之不如今,你记牢本县今日嘱咐,日后的成就说不定还在本县之上。侯义,带范进去礼房,登记报名,廪保互保,都由你来帮手,免得他人又做什么手脚。”
范进随着侯义走出房间不久,外面另一个中年仆人走进来,为侯守用续了茶水,在旁伺候着。见自己主人拿出那张墨卷,在手中反复观看,颇有些不解问道:“老爷,您不是觉得范生这破题破的不好,为何还不丢掉?”
“不,我没觉得他破题破的不好,相反,我是认为他破的太好。圣人无方体……陛下冲龄即位,江陵逐新郑而掌枢,朝堂上下人人自危,外圆者或可立足,内方者何以自处?或许他日天下就真的是要无方体者,才可以在朝廷里立的住。我虽然口中说着要外圆内方,可是扪心自问,又如何做的到?范进比我洒脱,比我更敢直抒胸臆,我先抢下这个弟子,也是存着日后借助这份香火情的私心。”
“范生年未及冠,不曾入泮,老爷对他的期许是不是过高了些?”
“侯忠,你不明白,广东这个地方邪门的很。其文教不及江浙,偏又分在南榜,与那些东南学子抢进士,是很吃亏的事。所以岭南学子得了举人之后,往往都去经商,而甚少继续上进。偶尔赶考者,几次不中,也就不存念想,所以岭南多举人而少进士,人们也就觉得岭南的文教还是差一些。可是广东虽然进士少,却能出状元,前有伦迂冈,后有林大钦。可见此地出人才,更出怪才。范进此人……不是个普通的书生,区区一贫士却肯不计代价练出这么一手好字,足见其为求成功不惜拼命的性格。这样的人,若是因缘际会,是可以做大事的。我这一生,受知府的气,受吏役的气,就连个乡间总甲,也敢与我为难。将来要想出气,就要指望这个学生了。但愿他够聪明,能听懂我的话,才不枉我在他身上下的心血。”
侯忠道:“若是他不明白老爷的指点,只当是两句寻常话,又该如何?”
“那就证明我看走了眼,这是一块不堪雕琢之朽木,一切随他去。左右这个恩师称呼我未拒绝,也未应承,进退皆在于我,不必担心。”
侯守用轻轻用碗盖打去杯中浮沫,吹去杯中热气,心内为自己的安排而得意,自从到了广州,自己已经很久没这么得意过了。这步棋走的攻守自如,剩下的,就看范进的悟性了。
“焉知者之不如今……”
随着侯义走向礼房,范进心里,却还在反复想着侯守用所说的话。通过接触,他可以确定,侯守用不是那种感性大于理性,一来了情绪,信口说些没用废话的人。何况他刚才的态度,也格外郑重,所说的每一个字,应该都是有用的。其话里那句焉知者之不如今如果自己所料不差,就是这一科县试的考题
科举舞弊古已有之,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夹带小抄,这种手段范进不屑为之,侯守用更看不过眼。私相授受默许名次,倒也比较容易,但是科举之后往往有不第学子闹考,调阅程墨,也是寻常事。何况广州是省城,一旦闹考所关非细,自己的脚步一定要站稳,才能不怕他人的事后追究。
县试考题由知县来出,一共只考两道四书题,已经能够透露给自己一道,如果再做不好文章,通不过考试,那这个门生也就没什么收用必要。能够事先得知一道题目,做出准备,比起其他考生,就已经占了好大便宜,这声恩师叫得不亏。
再者,有侯义带路,范进办手续的工作,就变的简便无比。当报出范进的名字时,礼房的经承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有些迟滞,随即拉着侯义来到外间,过了许久,这名经承才悻悻地回来,为范进办了手续。
范进心知,恐怕洪家已经把自己列为打击对象,如果不是有县衙二爷随行,单是这个县试登记,就不知要该自己设多少障碍,说不定连简单的报名都做不到。
官学是县令的下属机构,教谕只是官学的直属领导,实际上真正的官学主事人是县令,所以有侯守用的面子,从县学里找个廪生为范进做保是极容易的事。至于五童生互保,也不犯难。
等办完这套手续,侯义又送着范进出门,等来到门首,范进悄悄将一贯钱递过去,侯义推了几推,终于还是勉为其难的收下。范进问道:“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