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页)
这么一玩,每年要多花多少钱才能维持住了?这不是瞎扯淡吗?
而最让名门官员恼火的是,秋临江的变法里再三提到吏治,认为当下是吏治不清的,而从他的口吻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位左副都御使很是看不得世家官员,觉得这些人就是天下和朝廷的蛀虫,应该全部换上寒门官员。当然,秋临江虽然心气高得很,但也没有猖狂到要把世家官员全给拉下马,只是隐约表示有一些世家官员要能力没有,要贪心足够,尤其是在地方和基层,用他的说法就是,这样的官员怎么可能将变法完成呢?
他提出的办法倒也简单,就是任用家境贫寒的寒门官员,他觉得这样的官员因为从小吃苦,定然能知道百姓生活不易,这样从政起来就不会太过苛刻等等。
沈老相爷淡淡地看了万昌天子一眼,没有说话。
顾恒看看皇帝,又看看站在队列中的秋临江,心头冷笑:秋临江这个人,四十多岁了还是个愣头青,这样的变法怎么可能干得下去?只是……皇帝却不是个草率的人啊,他把秋临江推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秦霆和杜凡都只是冷冷地扫了秋临江一眼就不再说话。他们两家挂名的良田该有多少,只怕他们自己都弄不清楚了,这么多的财富聚集着,你秋临江一个区区左副都御使就敢提起刀来明火执仗地说要刮他们几斤肉,他们岂能干休?
四巨头微微示意一下,自然有大批的簇拥官员出列述说变法之害。不过因为变法的最后措施还没完全确定,而且实行下去的好坏现在不好判断,所以这些官员都没有直接说变法定然失败云云,只是强调秋临江的变法,是有违祖制,甚至是有违圣人之言的。
朝廷有世家官员,自然也就有寒门官员,寒门官员虽然平日里比世家官员地位略低,但那是指他们的绝对实力,实际上因为有皇帝的支持,寒门官员有不少时候都是能和世家官员争上一争的。而此刻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将秋临江的上疏发给众臣观阅,又亲自下诏书看似公正,实则捧秋地说了一大通,这些官员自然要投桃报李,紧紧团结在“秋临江新法”的旗帜下与贵族名门的黑暗势力做着斗争。整个朝堂,一时争论不休。
万昌天子听了半晌,忽然一拍龙椅,不轻不重地说道:“变法之事,朕心意已决,诸位爱卿只管商议如何去变就是了。”说罢,也不理众臣地惊愕,自顾自地下了御座去了。直到薛宗庭高声报唱:“退朝!——”他们才反应过来,纷纷吵吵地去了。
洛阳上空的阴云终于压到了极点,雨水淅淅沥沥落了下来,也许是春寒未尽,刚刚走出金銮殿的众臣忽然一冷,各自看了看天空,心情却大相径庭。
下雨了,是吗?
我有罪,我有罪,今天更少了点。
但是今天实在意外了,我下午1点睡觉,本来以为晚上7点能醒来,结果睡到9点,汗。然后写了差不多一千字吧,忽然蓝屏了,再就是半个小时进不了系统,搞了半天是内存条没插稳,晕。我很怀疑这个DDR667的内存条已经不行了,过段时间还是去买个DDR800的,唉。米米啊!
卷二 坐看长空飘乱雪 第92章 洛阳雨(二)
洛阳,沈家,竹馨楼。春寒微雨。
“爷爷,要不就让人弹劾秋临江吧?……依依,你那里能不能找到他的材料?”沈玦忍不住率先发言。
沈老相爷没有说话,沈依依看了一眼爷爷,平静地道:“钱财上没有问题,秋临江每天吃喝不超过二两银子,家中只有五个下人,一个厨子、一个车夫、一个门房、两个丫鬟。其余轿夫、奴仆等都是陛下的赏赐,由内务府提供固定开支。不得不说,此人至少在清廉上,足以教人无话可说。”
沈玦楞了一楞,随即皱起眉头来。
沈河摆摆手:“这根本不是关键,若要给秋临江找罪证,天机阁随时可以给他一箩筐。”
大公子沈琚点点头:“父亲说得对,到了秋临江这个地位,天机阁要从他曾经的仕途上找出错误作为弹劾罪名实在太容易了,再说就算没有,天机阁也能给他做出来。但是一个左都御使不会因为这些原因就被弹劾下台的,这里边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陛下,若是陛下要保住秋临江,那么这些罪名就算找得再多也是白搭。”
沈玦有些不痛快,但一个是自己老爹,一个是一贯胜过自己的大哥,他还真没什么多话好说,只好闷声不吭。
沈老相爷忽然摇了摇头,轻叹道:“这事还没完,陛下那里肯定还有后招。”
“什么后招?”沈河下意识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