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页)
一起。这其中大概需要三个东西,一是荣誉,二是奖励,三是制度。前面两者一是精神需求,一是物质需求,而这两者都应该被制度所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当一个制度形成,然后历经多年成为传统,那么云铮的想法才算成功。
当然,第一步是把这个理论灌输和执行下去。中西方优点能不能合璧共存,就看这次了!云铮心情忽然有些激荡,但面色却十分平静,扫了云逸、徐邵扬和身边的亲卫一眼,没有说话。
就从鹰扬卫开始吧!
卷二 坐看长空飘乱雪 第69章 云少帅练兵(一)
【明明晴天却气温陡降,大家也要小心着凉哦_】
营寨扎下,纪律颁布,余下要事就只剩下军械到位了。{)
鹰扬卫的营帐、铠甲以及米粮等物资,云铮早在洛阳的时候就已经交给了林东、林南两兄弟,这两兄弟果然是江淮商道的巨无霸,鹰扬卫一到,他们便派人来接洽,商讨物资何时供应过来。
云铮表示立即就要,于是林氏兄弟马上出动门下的各类家丁、帮工等,以最快的速度将鹰扬卫所订下的物资运到孤山脚下。
不过当物资到达的时候,林氏兄弟却有些汗颜地向云铮说起了一件事情,让云铮有些郁闷。就是他们名下的大作坊虽然已经向朝廷申报了制作鹰扬卫所需单边戟的项目,然后拖拖拉拉两个月之后,工部居然驳回了林氏兄弟这一申请,以至于云铮事先预定的三万多把单边戟并没有完成。
云铮很恼火,单边戟是云家军的制式装备,云家军有一套专门为士兵练习单边戟而编成的戟法,这套戟法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云家绝学“化影戟”的简化版的简化版,也就是二次简化版。虽然大幅度简化了两次,招式不再精妙,但对于一个军队来说,简洁有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云家军制式武器单边戟在这套戟法的配合下,能使云家军拥有较高的战斗效能。
云家军的军士和低级军官、中级将领都是用单边戟,血脉较近的高级将领才得以使用方天戟(双边。而说到戟,据说项羽就是用的方天画戟,传说中还有武掉天王,吕布,薛仁贵等长于此兵。其实在云铮前世的史书上真正明确记载的用戟的好手就一个薛仁贵,兵种相克,兵器也是同理。重装甲矛刺不进,则可以用锤之类重兵对付,隔着头盔就能把你打成脑震荡,而驱马冲杀,自然要靠矛、枪之类,马上对马下,刀、斧之类最好用,而两将对战,则变化多端,钩锁之类就很有用。然而一个武将总不能带四五柄长兵上阵,也不可能让他选择会有怎样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方天画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的好处在于,前端可刺,两边可砍,中间可锁,当然这么多部件肯定不轻,那么横过来又完全可以当重兵拍人。只是功能多了,招数的变化也就多了,能用好,自然厉害得很,用不好,还不如用长枪呢。何况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把方天画戟用得象长枪一样灵活的,所以用方天画戟的人很少,敢用它,能用好的,无不是高手。
然而大魏朝开国云国公云峰偏偏就是一个这样的天才,他不仅自创了三十六招化影戟,而且这三十六招的前二十四招是单边双边通用,而后十二招则是方天戟的专用招式。这样一来,便可以血统亲疏来决定后人可以学习多少招式,这一条原则后来成了云家的传统。然后,惊才绝艳的云峰又将化影戟大肆简化,最后只剩下简单而威力不凡的七招:剁、刺、勾、削、探、挂、磕。并且改进了战阵和军士步法,使得这些持戟的士兵能够最好的发挥戟的威力。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大魏朝朝廷的制式武器是刀,而云家军为何最终选定了用单边戟作为主力兵器呢?
这要从朝廷中央军的主力陌刀队说起。陌刀是唐朝的重步兵主战武器,威力巨大,但是价格也十分昂贵。大魏朝是在安史之乱之后经过征战而建立起来的,它的陌刀队直接沿袭了唐朝血统。陌刀军气势雄浑,威力无比,可正面抗击骑兵冲锋,但碍于价格昂贵,即便中央军也只能酌量装备,边军却是没有那个优先权的。
于是作为抵抗辽军的核心主力部队,云家军急需一种价格便宜而又能够对抗辽军骑兵的主战兵器。这时候,云峰想起了自己的兵器——戟。普通的单边戟是铁制的戟头,杆身却是硬木的,这样在价格上就比那至少百炼的陌刀便宜了许多,而效果却也不错。
既要对抗骑兵,自然首先要了解骑兵。中国的骑兵历史很长,自从进入战国时代,战争已经从早年的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