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战船(第2/3 页)
金人南下,皇权不下乡,这些个达官贵人,天天躲在城中,吃喝玩乐,心里能安然自得?
“磻阳务”的营房之中,王松趴在桌上,一边思考,一边写画,没有半个时辰,一种外形活似蜈蚣,两侧有成排桨橹的船只跃然纸上。
“……长18.6米,宽3.1米,安设木桨40支,再架上几门火炮……”
王松放下笔,满意地看着纸上的船只。
“相公,这是什么船?你真的要造船吗?”
“这叫“快蟹船”,先造上一两百艘,以后有大用。”
河东虽然暂时用不上战船,但是河北有黄河和运河,还有江南、江淮,将来都需要水师。虽说海船都是由南方建造,但内江内河,还是为中小船只控制。
而且,这“磻阳务”,恰就处于河北之地,只不过地段偏僻罢了。
朝廷建都开封,所需的漕粮供给,皆是仰望东南,但是整个北方,除了开封京畿之地,却没有造船的船厂,战船全都是由南方供给,可以说是一大遗憾。
“三代以下,国用之资莫大于漕运,漕运之器莫大于舟楫!”
历史上有明一代,临清卫河,淮安清江二船厂每年修造船只达数千艘,国势强盛,而宋朝却集中于东南,国势颓败,军力不振显而易见。
巨大的仓房之内,干燥锯好的木料堆积如山,不用来造船造车,匪夷所思。
想起历史上这些国资,就那么白白便宜了金人,王松就不由得一阵叹息。子孙无能,偌大一个家业,白白糟蹋殆尽,可谓是禽兽不如。
“这“磻阳务”,也只是现在能用,将来要开拓疆土,发展海上贸易,只有南方的船厂,或者……”
或者怎样,当然是在北方建一座新船厂,不过,这好像不是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了。
一旦恢复北地,功成身退,也许自己就会和赵多福完婚。一旦尚了公主,自己的政治生涯也会结束,混吃等死,再想去远征海外,开疆扩土,恐怕只会是海市蜃楼了。
“相公,你这“快蟹船”虽然不错,但以小人之见,莫如造些舢板小船,再造些车船,脚力代替臂力,两侧分别设置4个轮桨,每轮有8个桨片,十分轻捷,可以日行数百里……”
杨范经常造船,也是大家,他虽然没有名言“快蟹船”不可造,王松也是明白了过来。
“快蟹船”虽然快速,体长多载,但是底部过于尖细,船只难以建造不说,也难以适应内河水浅、岔港纵横的特点。
“杨范,舢板和车船都可以建造,先各建百艘,至于“快蟹船”,可以把底部改平一些,你看如何?”
刚才开了黄腔,王松心中有些忐忑,不过车船和舢板太小,需要载重大些的战船,上面几十门火炮,到了江河之上,摧枯拉朽,势不可当。
“这倒不是不可以,小人琢磨一下,会给相公一个回复。”
杨范思索了片刻,继续道:
“相公的主意不错,江船不同于海船,须要依靠人力来推动,这“快蟹船”便是如此,只需改一下船底构造即可。至于相公说的什么“火炮”,可以在船舷边和船身留出位置,人力摇桨可以改为车轮脚力,也可以不改,不碍大事。”
他似乎也为这位上官的雄心壮志所感染,跟着说道。
“相公,其实这造船并不难,难的是好船工和水手。要想有水军,得从运河上、黄河上找人,得加以训练。这都是河北漕运那些个将军们说的,小人也只知道个皮毛。”
“杨范,既然如此,这“快蟹船”得改造,就交给你了,舢板和车船的建造,也是刻不容缓。好好做,赏钱少不了你的!”
王松哈哈笑了起来,想来河北大名府漕运衙署招纳官军一贯如此。不过杨范这样说,倒是提醒了王松,这水师,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从长计议。
杨范欣然领命,王松思虑片刻,对一旁的马扩继续交待道:
“马宣赞,马上安排人手接管“磻阳务”,回去以后,让邓世雄从河北召集一批水手或船工,就在运河上操练。等咱们收复了河北,就建一所大船厂,正式成立水师。”
河北大名府渡口众多,可以就此建造船厂,河北依靠太行山,木料齐全,正是战船所需。
听说广东和福建之地盛产铁梨木,坚硬如铁,造海船乃是上上之选,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弄些这铁梨木造中小海船,纵横于江河之上,绝对是当者辄破,无坚不摧。
未雨绸缪,恢复了河东,接下来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