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婆子出来,殷勤上前:“妈妈们好……”说着眼睛已经瞟到了后面的丽娘身上。见管事娘子三禄跟大丫头红衣搀着她,都心知肚明,这就是常听人说起的生了大爷的长子的吴姨奶奶了。于是相继的打千问好,让两个丫鬟把丽娘安安稳稳扶着踩着脚凳上了头一辆马车,随后李妈妈抱着瑚哥儿,红衣搀着吴嬷嬷也跟了上来。其它的丫头婆子们都上了后面的马车。一切都妥当了之后,得得得马蹄声,骨碌碌轮子声,车把式们的吆喝声喧阗着朝东面的驿道奔去。三禄和林旺见车走远了,才回了庄子。
丽娘想到竟然已经离开了,忍不住的悄悄的撩起了帘子的一角,隔着纱窗,只见山间空荡地回想着铜锁撞击门板“吱嘎吱嘎”的声音,还有越来越远的庄子的大门,她忽然眼眶一热,收回了目光再不敢看。红衣见状忙上前,将手帕递给了她。
丽娘接过帕子,低头揭了揭眼角。收回了思绪,抬头见李妈妈怀里包裹的紧紧的瑚哥儿依然在熟睡,就悄声的对她比划了一下,示意让她自己抱一会儿。李妈妈会意的递了过来,丽娘接过,调整了一下姿势,让他舒服躺在自己的怀里。丽娘望着瑚哥儿童稚无忧的粉扑扑的小脸儿,顿时笑了,一扫之前的失落。是啊,就是不为自己,为了瑚哥儿也得好好的走下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车里的人见丽娘又陷于了沉思,瑚哥儿也在睡,一时之间,都静悄悄的,无人敢大声说话。只听见马蹄“得得”声和马车“支支”声向京城的方向而去。
车行了大半日,到了午饭的时间大家都有些饿了,只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有地方打尖,一行人只好在车上简单的用了些干粮后,继续前行。
刚开始的时候丽娘还觉得新鲜,想要见识一番古代的冬天的风景,偶尔撩开帘子的一角,透过纱窗看看外面的景色,但是时已隆冬,路上的雪也未化尽,到处都是一片枯黄,树也都落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枝,连鸟雀儿也未见有出来觅食的,一路上少有人烟,颇有一股深冬的萧瑟凝重的味道。
当马车行到神京,快要进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马车自西门人而入。神京是都城,类似于现代的首都城市,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皇宫位于北面,南面是普通百姓和贫民聚居的地方,东面住着权贵和官宦人家,贾府就在这一区域,西面则是富商和乡绅人家云集的所在。自古以来,京城里就有西富东贵的说法。
京城毕竟是京城,不同凡响,不仅轩阔热闹,且与旁的大城小城相比自有一派雍容华贵的气派。吃用住行,凡是天下有的,京中便一定能寻得到的。
丽娘之前也听吴嬷嬷和丫头们讲过京里的繁华,此时也忍不住要好好的见识一番古代的繁华都市的盛况了。
尽管对京里的繁华早有耳闻,但这一刻,当她真正进入这座城的时候,丽娘还是有些眼晕:从西城门一走进来,放眼望去就是沿着大路两侧一家挨一家的商铺,什么香料脂粉,珠宝首饰,皮毛绸缎,应有尽有。再朝里走,又是一家家的酒楼,书铺,还有卖各种古董字画的铺子等等。
即使已经是隆冬了,但是因近年关,到处行人如织,一片繁华,热闹不已,丽娘只觉得自己的两只眼都不够看。
瑚哥儿这会儿也是醒着的,对这热闹的盛况也是惊叹不已。前回他因病被送到庄子上的时候,一直是迷迷糊糊的躺在丽娘的怀里的,根本没有机会看这些热闹。瑚哥儿睁大眼睛不停的东看看,西瞅瞅,还不停的问丽娘她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丽娘也答不上来,只好求救似的看着吴嬷嬷和李妈妈她们。
吴嬷嬷她们见状也禁不住的笑了起来,便对着外面的铺子一一的解释起来。多宝轩的钗环首饰,霓裳坊的布匹成衣,及墨斋的文房四宝……吴嬷嬷一一细细说着,一会儿是多宝轩的朱钗金簪如何精致繁丽,蝶恋花样式的点翠簪子,祥云飞凤的衔珠钗,又一会儿说及墨斋的书极多,除却一些珍本善本,竟是无所不收的。等看到丽娘和她怀里的瑚哥儿还有李妈妈和红衣都听得入迷了,她便提起夜市里的热闹,小吃细点,杂耍奇物,种种样样都极为不同,什么酸辣萝卜,碎末肉馒头,锦带酥、白果酥饼等等,不一而足。
当吴嬷嬷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已经过了西城,马上就要进入东城了,也就是说即将要进入贾府了。这是那些热闹喧哗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马车越往前行,越是安静。有一种肃穆庄重气氛扑面而来,车里的人都不禁住了话头,丽娘也收了笑脸,紧紧的揽着瑚哥儿,正襟危坐的。
又行了小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