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页)
我看向姬舆,问他:“舆不是歇息了?”
姬舆看着我,唇边漾着笑容,星眸熠熠:“不想睡。”说着,他抬手,拾起我鬓边的几丝散发,绕到耳后,又将身体向我靠近了一些,嗓音低低的:“方才为何突然走了?”
热气喷来,我微微一阵颤栗,脸上的血液又开始翻涌。
“姮……”忽然,丹的声音传来。
只见她站在几步远的地方,神色有些局促,飞快地瞟了瞟姬舆,又看着我,小声地说:“嗯……我去找辰,嗯……你替我将桑叶拿回去可好?”
“好。”未等我开口,姬舆一口应道。
丹脸一红,模糊地哝了声“谢”,快快地转身走了。
风徐徐地吹过,桑林中杳然无声。
丹的匆忙身影消失在枝叶密密地掩映中。
我回头,姬舆含笑地看着我,目光深深。
“丹走了。”我咽了咽,没话找话。
“嗯。”姬舆说。
气氛说不出的暧昧,我还想说点什么,口头却干干的发不出声音。他的手指还停在我的耳边,缓缓摩挲,只觉皮肤着火般的热。稍顷,那指头不再动了,却伸展开来,固住我的头。心里泌出了汗,黏黏的,我的呼吸慢慢变得急促,看着他的脸在眼前逐渐地放大……
突然,姬舆的动作顿住,双眼讶异地望着侧面。
我随他望去,只见不远处,亥正背着白叟站在桑林的渠边,四只眼睛定定地看着我们。
两人僵在了当下。
我窘然看向姬舆,他抬起了头,表情有些尴尬,手却没有移走,似乎也没有退开身体的打算。
“那是白叟。”我轻声说。
“白叟?”姬舆不明所以地看我。
我解释道:“舆可知修文王时丰渠的散父?便是他。”
姬舆顿时一脸吃惊,不可置信地看向那渠边上的两人,我拉过他的手,向亥和白叟走去。
亥将白叟放下,扶他坐在一个大土墩上。
“白叟别来无恙。”我行礼道。
“吾子许久不见。”白叟和蔼地笑,双眼却只看着姬舆。
“舆见过白叟。”姬舆顺着我的称呼,向他一揖。
白叟捋须点头,说:“皆言舟人丁又从外头带来了人来,可是吾子?”
姬舆道:“正是。”
白叟仍看着他,目光矍铄。好一会,只听他缓声道:“不知吾子与伯邑考可有渊源?”
姬舆一怔,随即郑重答道:“乃其孙也。”
白叟了然颔首:“果然同叟所想。”
姬舆讶然。
白叟呵呵地笑起来:“吾子莫怪,你与你祖父长相甚似,叟方才一眼就认出来了。”
姬舆没有说话,双目炯炯地看着白叟。
我惊讶地问:“白叟见过他?”
白叟笑笑,脸上的褶皱愈加深刻:“贤子伯邑考,当时周人谁未见过。”说着,他转向正在一旁不住打量着我们的亥,道:“为父遇着了故邑之人,欲相谈一番,孺子便自己去查看沟渠吧。”
亥点头:“诺。”他看向我,脸上微微泛起红潮,犹豫地问:“姮,可与我同往?”
我愣住。
瞥向身旁,姬舆看着亥,表情莫测。
我摇头,微笑道:“亥,我留在此处。”
亥的脸似乎更红了些,看看我们,略一颔首,转身沿着水渠离开了。
白叟指指一旁的田垄,让我们也坐下。他仔细地看着姬舆,说:“叟闭塞,从未闻伯邑考有子。”
姬舆答道:“祖父薨时,吾父尚未出世。”
白叟点头,摸摸胡须,叹道:“伯邑考多年无子,时人皆以为憾,如今到底是了却了。”
姬舆注视着他:“白叟方才说,我与祖父甚似?”
白叟笑了笑:“然。你这眉眼面廓都像极了他,只是,”他的眼睛将姬舆上下地扫:“这神态却又不太像,许是你高大些。”白叟望向远方,似在回忆:“无论典籍射御还是占卜祭祀,伯邑考样样通晓,又仪表无双,为人谦和,时人都说他是天降的贤人。”
姬舆默然,片刻,道:“祖父英勇无匹,舆自幼耳闻。“
“英勇?”白叟轻轻地笑了起来:“伯邑考之勇,世之拔萃。当年我未满十四而研得开渠之法,众人皆言我中了恶,忤逆鬼神。伯邑考却信我,力排众议,将我荐去修渠。而国君被天子囚于羑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