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李婆婆说着说着,想到自己的儿子,她心酸起来,语气有些哽咽。
原来是家事,怪不得李旻不好说。
何氏自然也不方便说什么,安慰了几句老婆婆,得知李旻会帮老婆婆把果挑回去,也就回去了。
而这次的巧遇,元宝始终也无法看到了自己未来夫君的庐山真面目,心里郁闷得想抓头,但在何氏的眼皮低下,她乖顺地坐着,时不时地和何氏聊几句,都是围着今晚拜织女的事,想到今晚可以出门见见朋友,她的心情也慢慢好转起来。
一回到家,过了垂花门,就有下人来报:“二夫人和大姑奶奶来了。”
现在国号是大唐,当今皇上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说起来,金家是京城中人,祖先在前朝代代都是出大官的,换朝后,金家就没落了。
新的朝代里,后人们虽然也努力参加科举,虽然出了几名举人,但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能通过会试,而经商的后人反而却越做越大,在金大富父亲金尚诚这一代时,成了皇商。但是他是庶子,后来被分了出来,因为是举人,在三十岁得了贵人相助,得了一官位,就是弄湖洞的县令,做了两年后,因为为人正直,得罪了很多人,最后被陷害,为了保住清白的身份离开官场,就主动辞了官,因为不受嫡母待见,就在弄湖洞安家立业了,也成了一名商人,加上和京城那边的关系不好又远,和金家其他的滴房、庶房的联系都越来越少了,他去世后,到金大富这一代也就彻底段了联系。
他的一生中有一妻一妾,嫡子金大富,妾生了一庶子金大贵和一庶女金秀丽,这些儿女都是他离开了官场为商时才有的。
金大富不爱读书,爱经商,厨艺的天分也很高,后来开了金楼,远近闻名。
金大贵却努力读书,希望功成名就,是一秀才,却次次无法通过乡试,后来也就放弃了考试,因为金秀丽嫁了隔县县令的侄子,在她的帮助下得了幕僚一职。
金尚诚一妻一妾不和,所以他的子女也不和,他一去世,这家也早早就分家了,各自带着自己母亲和妻子过了。
当时分家时,金大富是嫡子,所以祖屋金宅是属于他,另外有两家铺子,五亩中上的田地,其他一些物品和银两若干,后来生意越做越好,金大富就把隔壁的房子买了下来,把占地两亩的金宅扩到现在五亩大。
而金大贵就得了另外一处占地一亩大的宅子,两间铺子,三亩的中上田地,三亩的中下田地,其他一些物品和银两若干,因为他的精力都放在读书上,家业也管理不好,日子越过越清贫,会经常地来巴结一下金大富一家,后来金大贵做了幕僚,他的大女儿金水姗嫁给现在县令的儿子为妾,开始“抬头挺胸”,看不起这金大富一家了。
而这二夫人就是金大贵的妻子张氏,另外有一妾李姨娘,大姑奶奶是他的大女儿金水姗——嫡女,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金萧书——嫡子,二儿子金萧岭——庶子,二女儿金水灵——庶女,三女儿金水蔓——嫡女。
第十章 成亲前一
“她们现在在那里?”何氏淡淡地问。
“原本在花厅里坐了两刻,吃了两盘老爷做的芝麻花生糕,续了四次茶,其中一次因为茶过凉,二夫人打了丫鬟一巴掌,然后去了后花园逛,因为太阳热,所以就让了府里的丫鬟打伞,现在差不多到夫人的静安居了。”下人回答得很详细。
元宝听着心里感觉有些好笑听着下人半是报告半是告状的话,这些可真是不受欢迎的主,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随之目光一闪而过的冷意,这大热天的谁不是喝凉茶,就算她搞特许,也不该打人,这不是打丫鬟主子的脸吗?还有这么热的天,逛什花园啊!纯属是来找麻烦的。
何氏皱了皱眉,道:“元宝,娘去看看,要不你就先回院子去吧。”
“娘,我和你一起去。”元宝笑道。
然后两人不紧不慢地往静安居方向走,差不得到静安居时,就看到了二夫人张氏和大姑奶奶金水珊两人,旁边还有家里两个丫鬟帮她们打着伞,自己却暴露在炎热的太阳低下,汗不断地流着。
元宝和何氏看着都一同微微皱起眉了。
那张氏先看到了何氏和元宝,惊讶地笑道:“呃,这不是大嫂回来了吗?”
金水珊也上前给何氏行礼,然后元宝给张氏和金水珊行了礼。
何氏笑得淡淡的,道:“你们怎么有空来了?”
“有段时间没有来看大嫂了,今天是乞巧节,所以就过来看看,而水珊今天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