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整个广场沸腾了!整个中国沸腾了!
下午4时,阅兵式开始。
受阅部队从天安门前由东向西行进,接受检阅。受阅部队以海军为前导,步兵方队、炮兵方队、战车方队、骑兵方队,威武雄壮地依次走过广场。
参加阅兵式的队伍中还有一支年轻的空军部队。
此时,南苑机场上的17架飞机,按预定计划先后起飞,每架飞机均按规定的航线、高度、速度,在通县双桥上空盘旋待命。
空军参加开国大典的计划表于9月22日出台,比地面阅兵部队的组建迟了整整一个月。此刻,距开国大典只剩下200小时了。
8月15日,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政委薄一波联名呈报党中央的阅兵报告以及在它之后拟定的1949年国庆阅兵情况,都没有提到空军受阅的问题,只是在末尾加了一句:
“此次阅兵没有空军飞行部队参加,只有几架运输机散发传单。”
9月22日,中央军委召开阅兵会议,传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开国大典阅兵的指示。
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主持了会议。参谋长唐延杰、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以及各兵种的领导同志都参加了会议。
聂荣臻原原本本地传达了中央精神。
新中国很快就要诞生了,中央决定在开国之日举行大规模阅兵,除地面部队外,空军也要出动。
当聂荣臻和薄一波报告空军不参加阅兵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队组建,这是人民解放军中第一支有升空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群。
仅仅半个多月时间,就决定空军也参加阅兵,是不是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已无从知晓。
但是,空军既然能出动飞机撒传单,参加阅兵恐怕问题也不大。此事就这样拍板了。
“你们能出多少架飞机?”聂荣臻问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
“最多20架吧。”常乾坤咬着牙说。
“要保证安全,要搞好,按时通过天安门。”
常乾坤十分认真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聂荣臻又把常乾坤和有关阅兵的空军同志请到自己家中,研究空中受阅的具体安排。
金秋9月的北平,进入了一年之中最美丽的季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热烈进行。
此时,周恩来正在大会主席台上发言。
“轰隆隆隆……”
震耳欲聋的引擎声霎时传入怀仁堂会场,正在聚精会神听讲的代表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有点儿坐不住了。
飞机?敌人的飞机?
周恩来非常敏感,他立即感觉到会场上的惶惶不安。
他微笑了。
“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他们在为我们会议站岗放哨。”稍稍停了一下,周恩来又用洪钟般的声音说:“同时,他们也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作阅兵准备。”
一阵欢呼声似乎掀开了怀仁堂的铁皮屋顶,座位上不少白发老人也像孩子似地拍起巴掌。
南苑机场上,集中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飞行员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飞机。
飞机不仅旧而且杂,有P—51战斗机,有蚊式轰炸机,有C—46运输机,还有几架老牛破车式的教练机,这些飞机,除了起义的外,几乎全是国民党遗弃的趴窝飞机,只能算是一堆零件,能展翅的早飞走了。
飞行员呢,也是各有各的传奇故事,有起义的,有被派到新疆去学飞行的教练,还有老航校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
临时凑起来的飞机和临时凑起来的人员开始了受阅前的编队飞行。
领队邢海帆提出,机种复杂姑且不说,飞机又破又旧,人员彼此陌生,心里实在没底,能否在天安门试一下。
那时,北平刚刚和平解放,局势还不稳定,中国版图上还有一大片掌握在国民党手中。解放军炮兵在城外训练,都要在《人民日报》上登个广告,安民告示一下。如果飞机横穿市区,更不是儿戏。
周恩来,这位开国大典筹委会主任连夜请示了毛泽东。毛泽东指示:可以。
从天安门试飞回来,华北军区航空处江油处长打电话给邢海帆:
“周副主席把你们参加开国受阅的消息告诉了政协代表,全场掌声特别热烈。”
邢海帆握着电话机的手微微颤抖着,没有说话。
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的6架飞机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