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捉小鸡和捉迷藏了呀?!”
小石头毫不迟疑的回道:“想呀!”
“那就去找他们一起耍呀,方才我还看见他们正在院子里捉迷藏呐。”
小石头成功被秦英绕了进去,忘了七巧板的事,听了这话急匆匆的就向宋家跑去了。
秦英跟在小石头后面,直到看见他安稳地进了宋家的门才回了自家,掩了院门。
此时,赵三郎刚好从后院回来,看见秦英关门,随口问道:“出去了的?!”
秦英一边走近赵三郎,一边回道:“嗯,送小石头去找小连和小鹏玩儿。”
赵三郎一直觉得秦英有些太惯着小石头了,就去隔壁这么一点路哪里还用得着专门送过去,男娃儿不应该像这么娇惯就应该放养,在赵三郎心里就是要连“天上都有他的脚板印”的那种劲头的娃儿,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娃儿。
因而对秦英说道:“你不要太惯着他,这么点路哪里用的着你送,你也忙了一上午了,多歇歇,小石头一个男娃儿家家的就让他多自己去跑动……”
“好啦好啦,我晓得了。”说着就拉了拉赵三郎,接着说道:“你往下蹲一点儿,我给你拍拍头上的灰。”
赵三郎方才刚在后院喂了牛,顺便又把几只鸡和兔子也喂了,说到鸡兔子与牛,鸡和兔子都是他们搬家带来的,在山上住的时候他们就养了几十只的兔子和鸡,搬来县里前大部分都卖了,只剩下三只母鸡下蛋;两只公鸡,都是开叫的,一只打算过年时用来祭祖,另一只就留下来养着;还有两对兔子,留着续种的,毛都是纯白的没有一点杂色,这样的皮毛拿来做衣裳是再好不过了,他们就存了二十来张这样的兔子皮毛,秦英打算做成衣裳,冬天用来御寒。
牛则是他们一家搬来县城后才刚买的,现在家里有六十六亩地,虽说可以佃出去不用自己种,可是赵三郎是个闲不住的,留了三亩水田要自己种,剩下的地才佃给了人,这些佃户也都是现成的,是以往他们还没有买下这些地的时候就佃着地的农户,他们把地买下后,秦英打听了又亲自见了佃地的人家,都是老实本分的,就和他们重新立定了佃地契约,秦英和赵三郎本就是穷苦出身,所以很是了解这些佃户的不易,因而和佃户们一起分担了税金,让他们税后才交租子。
这可让佃户们喜得不行,都躬身给赵三郎和秦英行礼,大呼他们是大善人。然而佃户们对于秦英和赵三郎的回报还不止这么一句话,往后每年的租子都是主动给他们运到家里来,并且不光数量都是交的足足的,质量也很好。
对于佃户们做的这些却让秦英和赵三郎都很意外,没想到他们只做了他们该做的,就让佃户们这么对他们,所以说诸葛亮有句话真的说的不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巾子脏了。”
赵三郎用来包发髻的巾子是秦英今天早上才给他戴上的,白色的,稍稍不注意就容易脏,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赵三郎还不愿意戴,说是他还要干活,容易把巾子弄脏,要秦英直接用一根布带把发髻给他扎劳不散就是,最后还是秦英执意要给他戴,他才勉强把巾子戴上的。
秦英觉得赵三郎戴巾子好看,而且她也给赵三郎做了好几个巾子,不怕弄脏,脏了就换下来洗了就是。
秦英接着冲赵三郎说道:“不行,头发也脏了,还是洗洗头吧。”
赵三郎摸摸自己的头发,说道:“肯定是方才我背玉米壳弄脏的,那个灰大。”
秦英点点头,“你先去堂屋歇歇,我去给你弄洗头水。”说完就不再理会赵三郎,径直往灶房去了。
一切都弄好后,秦英让赵三郎先坐在板凳上然后仰躺在自己腿上,试着用帕子淋了些水在他头上,问道:“怎么样?水烫不烫?”
赵三郎享受的闭着眼睛,回道:“不烫,刚刚好。”
“喔。”秦英这才放心的给他洗起头来。
洗发水是秦英用皂角放一些薄荷熬制的皂角膏露,用来洗头洗澡洗衣裳都是好的,用的时间长了,秦英他们一家人身上都有一股自然的薄荷清香,特别是秦英身上的清香味最是浓烈,这气味不是什么香粉能比得上的。
洗发水一抹上头马上就感觉清清爽爽的,赵三郎舒爽的慰叹出声。
秦英笑着说道:“安逸吧。”
赵三郎嗯一声算是应和。
秦英见赵三郎一脸享受,笑着加重了手里的动作,他就喜欢自己给他按压头皮时手劲稍稍重一点。
果然赵三郎脸上立刻就露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