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4 页)
一时间百姓官兵全都请战。王世充在高台之上窃喜,起身做个手势叫众人停下呼喊,然后高声道:“既然周公有令,世充不敢不从。后日一早,全军出动,和瓦岗响马决一死战。,,
群请激昂,民心沸腾,王世充满意的微笑起来。
数年的争战,洛阳城里缺兵少粮,当年的七万江淮子弟兵,如今只剩三万不到。王世充精中选精,选拔了精兵二万。
看着因为听到周公的许诺而精神抖擞士气昂扬的二万人马。王世充紧了紧自己的盔甲,大声喝道:“这次的决战,非是为了国家民族,只为我等的个人生死。临阵退缩者也难逃一死,何不奋勇向前,努力杀敌呢?”
众兵高呼:“奋勇先前,努力杀敌。”斗志被王世充点燃的洛阳军,打开城门,向城外的瓦岗军杀去。而他们的身后,是高高飘扬的大旗,上面两个大字:
“永通。”
正文 第296章 群雄
“老师,你刚才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隋亡己有数年,不知天下何时能够重归一统呢?”一个年轻的学生问他的老师。
老师是个六十多岁的儒生,听了学生的问题,肃穆道:“当初隋炀帝杨广暴虐无道,惹得天怒人怨,生灵涂炭,从大业二年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聚义到长白山王薄起义,天下共有反王十八家,混战数年,到了如今,也不过剩下寥寥四五家,而这里面,真正有能力一统华夏的,不过是两家而己。”
“哦?都是哪两家?”学生好奇的问。
“当今天下,唐帝李渊占据关中宝地,拥有强兵二十万,其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女婿柴绍都是当世人杰。拥有地利人和,乃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王世充占据东都,废黜皇泰主,建国号郑。他击败李密,称霸河南,占据天下第一坚城洛阳,也有不俗的实力。窦建德自称夏明王,有大军十万,称雄河北,身边又有刘黑闼和苏定方两个兄弟辅佐,年前和北平王罗艺一战,苏定方阵上射死罗艺,击败了天下纵横的北平骑兵,威势大增,也算是一方强大的诸侯。至于新的北平王罗成,他年纪轻轻,武艺高强,只可惜身在突厥和窦建德的夹缝之中,很难发展。”老师说到这里,喝了口茶。
“其他人呢?”学生着急的问。
“北方诸侯中,略微有点势力的还有刘武周和单雄信。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宋金刚和尉迟恭都是猛将,单雄信则有瓦岗兄弟帮助,不过两军都在太原附近,和李元吉连年作战,不利发展。”老师道。
“北方还有这么多的诸侯,那南方如何?”
“江淮一带,是杜伏威的地盘,不过这个江淮王身处南北争战的要地,实力平平,只怕难以守住土地,迟早要被武安福吞并。”
“武安福?就是那个少帅军的少帅吗?”学生惊喜的道。
“正是他。此人从北平起家,辅佐杨广登基有功,年纪轻轻成为朝廷高官,平定杨凉,防御突厥,讨伐响马都有功劳。可惜得罪了昔年的太子,被贬官回乡。不过他成鱼翻身,几起几落,取得了杨林的十万大军军权。讨伐江南,树立威望,又得精通兵法的李靖帮助,扫平了江南,统一长江以南的地区。如今江南在他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杨林去年病死以后,他更无顾忌。武安福若是要统一天下,恐怕只有李渊能够抗衡了。”老师侃侃而谈道。
“原来如此。”学生惊叹道,“看来能够争夺天下的就是李渊和武安福了。”
“也不一定。当年李密拥兵百万,雄极一时,可是洛阳城外,北邙山下,一战失败,从此退出争霸,如今只能投靠李渊,做个可悲的蒲山公。这争夺天下并不好玩,一念之差,就可能倾国覆家,身首异处啊。”老师道。
学生点头道:“看来我们还是读圣贤书的好。”
“是啊,读好圣贤书,将来无论谁得了天下,也要重用我们这些读书人的。”老师笑道。
正如这对师生所聊的那样,天下经过了隋朝灭亡之后的短暂混乱,大多数实力弱小的反王都被大势力吞并。李渊击败了关中的对手薛举薛仁杲父子,得到了大将翟长孙,又击溃了李轨,获得了安兴贵,安修仁兄弟,彻底平定了关中,雄霸一方,俨然是北方最强大的势力。
李家子弟多豪杰,自然不会仅仅满足于把关中掌握在手中,出关,夺取天下,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而出关第一战的战场,正是李家的兴起之地…太原。
太原城外,连绵不断的营盘依山而立,刘武周和宋金刚带领数百亲兵,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