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页)
方两翼的人马数倍于敌,想必能够挽回败局,这才放心下来。刚要喘口气,就听传令兵叫道:“大汗,不好了。敌兵有支轻骑冲过来了!”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武安福雄阔海孙成和燕云十八骑。在口袋阵中杀了一番,武安福心中担忧,突厥四万大军被围住,外围的四万不可能不来救援。就凭着两翼的一万人马根本抵挡不了多久,如果两翼崩溃,那这口袋阵就成了太原军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尸袋了。他想到这里,叫上雄阔海和孙成,带上燕云十八骑和三百龙骑兵,一路向北。燕云十八骑训练数年,为的就是在这千军万马中发挥小团体作战的最大威力。在他们如同锥子一样的突击下,武安福这一小股部队,竟然从丧胆的突厥兵中刺出一个缝隙,追杀着向中军指挥阵逃去的突厥兵一路杀来,不多一会就看见了始毕可汗的大营。
“快给我挡住!”始毕可汗大惊失色,蹭的站了起来。这要是被轻骑偷袭,帅旗倒下,全军就会立刻混乱。
哈密措忙道:“大汗莫怕,咱们有五千近卫军,他们不过几百人,敢捋大王虎须,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话音才落,只见眼前尘土飞扬,一箭射了过来,那执旗的四个传令兵之一惨叫一声,倒地而死。他才倒下,又是一箭破空而来,另一传令兵也中箭而死,剩下两个惊呼一声,撒手就跑,哪里叫的住。那帅旗无人执掌,晃了一晃,哈密措刚要去扶,又是一箭射来,正中旗杆,那碗口粗的旗杆被这一箭之力射的木屑横飞,三人高的大旗晃了一晃就向一旁倒下。此刻从始毕可汗以下都伏在地上躲避那出神入化的神箭,哪有一个敢去扶。只听轰隆一声,帅旗倒了。
五千近卫军,被狂飙突进的武安福部队象一张腐朽的牛皮一样刺穿了,雄阔海和叶竹君两侧掩护,燕云十八骑见人就杀,突厥兵潮水一样的两面散开,哭爹喊娘。杀到离始毕二百步远处,孙成弯弓放箭,两百步外箭如流星,例不虚发,隔着上千的禁卫军,三箭射倒突厥帅旗。
“帅旗倒了!”
“始毕可汗被杀了,他的人头在这呢!”
“突厥败了!”
“忙木哼得呼呼拉!”
无数的人用汉语和突厥语喊着,正在撕杀的突厥兵听到,回头一看,果然那象征着大汗和元帅荣誉的帅旗不见了。为之卖命的人都不知死活,突厥兵哪还有心思再战,这时候无论指挥官有再大的本领,都挽回不了败局了。潮水一样来到隋朝的土地上肆虐的突厥兵,又如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太原军在后边追杀,一直追了五十里,直到突厥和隋朝的分界线红山口才罢休。
是役,太原军伤亡八千六百余,突厥陈尸一万九千余,太原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正文 第128章 回京
突厥大军落荒逃出红山口四天后,隋朝的援兵终于拖拖拉拉的到了。带兵的乃是朝廷新近提拔的大将宋老生,他本是杨林的嫡系,有多年的防御突厥的经验,这次临危授命,从山东赶回来,带了四员虎将:金刀将左天成,花刀将魏文通,八马将辛文理,三宝将尚师徒。五人带领五万大军来到太原,却发现突厥人马已退,只得驻扎在城外。另一路两万人马由高君雅和王威率领,也从大兴赶来,同样驻扎城外。太原城里李渊带人出来迎接,把七人接进城中好生安排不提。
又三日后,朝廷的加急快马传了圣旨回来。这一战的众多参战将领都获得了封赏。李渊被赐给一座新府第,长子建成被封为陇西侯,次子世民被封为敦煌侯,段志玄,殷开山,张亮,庞玉,刘弘基五人俱进官一级,被命就此驻守太原周边五州,拱卫太原,防范突厥。武安福则被诏令即刻进京,另有重用。
为了防范突厥兵再犯中原,朝廷一面派人前往突厥,用重礼安抚,确保边境的和平,一面派宋老生为霍州太守,左天成守金鸡关,魏文通守潼关,辛文理守霓虹关,尚师徒守虎牢关,由西向东,在长安,太原,洛阳一线布置下五支人马,互为犄角,遥为援助,防御突厥。高君雅和王威则被任命为太原副留守,襄助李渊镇守太原,防备突厥。
封赏布置完毕,使者请武安福尽快回京。武安福在太原的任务完成,也不想多待,和李世民柴绍刘文静三个结拜兄弟告别,带上己方人马,走到潼关,请赵勇依然带主力人马回北平府,继续积蓄力量。自己则带上孙成,孙思邈,雄阔海,叶竹君,燕云十八骑一路赶回京师。
一路之上,武安福并没闲着,和孙思邈孙成等人每日谈论国事,心中渐渐有了个成型的计划。
不数日,就到了大兴。远望大兴的雄伟城郭,想起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