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页)
,吹冲锋号你怕不怕?”
“不怕,绝对不怕,我练了十年冲锋号音,还没有在战场上实际吹奏过呢!今天有机会一试身手,不但不怕还很兴奋。”
“那就很好。”
他毫不迟疑,拿起军号向左边行去。
“慢点,等我报告师长后,才发动攻势。”
睡在地上的卫士韩根荣听说要采取攻势吹冲锋号,猛一翻身坐起,将他驳壳枪内十发弹夹取出,换上二十发长弹夹,再将预备弹夹填满子弹,紧紧子弹带,整整鞋带,双手忙乱一阵。诸事妥当,走到戈团长身边问:“团长用手枪还是驳壳枪?”
戈团长望着他笑笑:“要冲锋出击,你的精神来了。”
他笑而不答,去拿一枝驳壳枪来给戈团长,他走了。
“陈团长吗?本团准备改取攻势出击,请你命令城墙上火力,居高临下阻止敌人增援部队。”戈团长打电话给负责城墙上防御的第705团周团长,协调行动。
“只要你们一开始行动,我全力配合。”周团长答应得很爽快。
戈团长又电话通知各营长,准备全团出击,听团部冲锋号音,开始猛攻不惜任何牺牲,有进无退,违令者杀;命令团迫击炮连,闻冲锋号音声起,迫击炮加速发射。诸事皆备,只待号令。
“据目前战况看来,敌人兵力火力皆较我绝对优势,敌人还有飞机助战。师长想尽方法,抽调点兵力为我增援,却弥补不了伤亡数字。现在十一点二十分钟,还需要维持约六小时兵力损耗,才能到黄昏。就算今天能闯过这一关,还有明天的血战。兵力如此大量消耗下去,我们能否支持到外围友军向长沙合围之期,实难以肯定。因此,我决计出击,以攻代守,攻其无备,或者有稳定战局之可能,喘一口气,再详为策划,重新调配兵力。”戈团长向毛师长汇报。
师长答道:“你的见解是没错,只是敌势太强,出击恐难奏效,反而更加重危机,你必须慎重考虑。将你团撤至城墙上,可减少伤亡,你看怎样?”
“此方案虽是惟一减少伤亡的措施,但绝对不可后撤。后撤只有南城门一条通道,撤入城内时,在官兵争先恐后的情形下,部队一定会自乱,而且敌我咫尺之隔,我一后撤,敌必尾随跟进,那才是真正危险。我都考虑过了,也准备好了,军人应有冒险犯难的精神,不计后果决心出击,我再不向你请示,也不要你增援,你只当我团死光了。请你报告军长,说我不习惯挨打,发了蛮性,非出击不可,破釜沉舟与敌一拼,一切责任自负。师长即刻将南门关闭堵死,城墙上多准备手榴弹,如敌抢攻城门,手榴弹可以歼灭之。只要敌人不能由南门攻入,我师就没有责任。万一,我团攻击顿挫,官兵也不会白死,定能得到其牺牲代价。不是敌死,就是我到黄泉,决计与敌偕亡。形势紧急刻不容缓,我即开始行动,你也预为筹谋,应付后事,以免临时失措。”说完,戈团长挂断了电话。
号角音声,雄壮凄凉。重吹第二次时,一粒流弹,将号管击破一孔,司号长即以左手掌,紧压破洞,继续不停吹奏。同时,各营连号兵,十几支军号,各带其部队番号,接吹冲锋号音。霎时间,全团一声呐喊向敌冲去,杀声、号声、密集枪炮声,冲入九霄,天摇地动,声势赫赫。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有一个连的准尉司务长带着五名炊事兵,挑着饭菜茶水餐具等,送来阵地,行至团长身边不远处,听到冲锋号音,激发斗志,其中一名炊事兵大喊道:“伙计们,我们加入冲锋杀敌去!”
大家同声赞同:“好哇!司务长你看着饭菜,我们去杀几个敌人。”
五人将挑着的篓桶往地上一放,各人拿着自己的肩担,喊一声冲,快步加入冲锋队伍行列,司务长也不甘人后,丢下饭菜也随队跟进。忽然间,敌人枪声全部停止,掉头狂奔,一个一个倒地不起。全团冲出约七百米,到了水稻田边缘,才以号音停止冲刺,而敌人则全部后撤约二千五百米才停止下来。此时,我军在湘江西岸岳麓山炮兵阵地,150毫米口径重炮开始发射。隆隆炮声向敌猛轰,打得敌人东藏西躲,有如热锅上蚂蚁乱窜。数日来,敌我距离太接近,我军重炮不敢发射,惟恐误伤友军。此时是难得的大好机会,可以充分发挥火炮威力。在多年的战争历程里,中国军队早已明白,遇到具有强大炮火和空中飞机支援的部队时,最好的办法是主动与其近战,最好是能双方绞杀在一起,这样,敌人的炮火优势就无从发挥,相反,距离敌人的距离越远,自己的危险就越大。在自己方面具有火力优势的时候,与敌人保持距离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