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页)
涨,正是军心可用之时,我军正可以放心使用。”作为冈村宁次中将的心腹爱将,宫崎大佐自然是要维护司令官的尊严的。
“我部官兵向来被作为作战的主力,对于此次重要作战居然被司令官阁下安排作为旁观,甚为迷惑不解。”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不甘示弱站起来。第9师团是由来自石川、富山、福井这日本北陆三县的士兵而组成的。第9师团具有日本北陆地区所特有的团结一致的特色。士兵大多保守,沉默寡言,吃苦耐劳。从部队建立以来,从日俄战争开始到二次大战,这支部队一直在第一线作战。因此也被称为继第2、第6师团之后旧日本帝国陆军的一支劲旅,能打硬仗的部队。1935年开始的两年间,第9师团在中国东北驻屯。1937年2月师团因为整编和兵员调动的原因被调回国内整休。但是时隔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不到一个月战火就烧到了上海。第9师团来不及整休又立即投入了战斗,9月末在吴淞登陆,在上海遭到了精锐的中央军的顽强抵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第9师团陷入苦战,和国军打得一进一退、互有攻守,战线呈胶着状态。日军杭州湾登陆以后,守了将近3个月的国军防线开始崩溃,败退往南京。第9师团和其他日军随即尾随展开了南京攻坚战。步兵第36连队于12月9日抵达南京的光华门,但是由于国军的顽强抵抗,到13日为止未能前进一步。南京城破以后,该部也积极参与了城内的屠杀行动,手上也是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我部上下也是对司令官阁下的决定难以理解。”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也站起来发表意见。第3师团是日军第一批的6个常设师团之一,编成地是爱知县的名古屋,其建军历史和资格在第11军里也是头一份的。第3师团最早在上海以援救在上海的日本侨民为借口,和第11师团一起在吴淞登陆。在遭受到驻扎在吴淞的国军的顽强抵抗以后,使得日本不得不增派3个师团。随着第10军(柳川平助中将)在杭州湾的登陆,国军的防线总崩溃了。第3师团紧追不舍,接而围攻南京。南京大屠杀也有第3师团的一份恶迹。1938年5月的徐州会战,8月开始的武汉会战,中国战场上的大仗第3师团都参加了,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但是,在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第3师团的表现都不是很理想。这让东京军部里的一些少壮派军官纷纷嘲笑第3师团是尾张的米酒喝多了,忘记了武士的风范。(注:爱知县属于日本古代的尾张地区,尾张武士向来被认为是不象武士的。)这显然让藤田进中将深受刺激。
“我第6师团在田家镇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是,我部官兵仍然是日本强兵。为了洗刷耻辱,我部官兵无不急切希望司令官能够把主攻南昌的任务交给我部,可是,结果却使我部官兵感到非常失望。司令官阁下何以如此厚此薄彼?”自南京大屠杀以后,就享有着“野兽军团”的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也站起来发言。田家镇一战,第6师团遭受了建军以来最惨重的损失,相当于一个旅团的今村支队被全部歼灭,这样的情况下,稻叶四郎中将当然急于向中国军队报仇雪恨。
一时之间,会议室里,支持和反对冈村宁次中将的声音反复交锋,气氛逐渐火爆。
“各位,请不要忘记你们的身份,不要丢掉身为帝国军人的尊严。”看到会场内的局势有失控的危险,一直保持沉默的冈村宁次司令官终于开口了。
老大一句话出来,下面的人们立刻收敛了许多,开始整理军容,一个个都正襟危坐。
“各位,此次作战是由我亲自主持策划的,也是经过周密的准备的。现在,各部队都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对作战计划再行更改,时间上已经是不可能了。这种情况下,还请各位能够抛弃分歧,共同努力作战,为天皇陛下的宏图伟业,尽忠竭力。”冈村宁次给所有的争论定了下最后的结果。
“哈依!为天皇陛下效忠!天皇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各位军官一致起立高呼。
第九十四章 … 针锋相对的部署
日军第11军为了即将发起的南昌会战所进行的部队调动集结和其他的一些准备活动,还是没有能够隐瞒住各方势力的情报人员的眼睛。
2月下旬,重庆的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1厅通过对收集到的种种情报的分析,判定日军即将发动目的为攻占南昌的行动,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对应意见。这一意见的核心在于第九战区部队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转取攻势,通过主动出击,由湘鄂赣边挺进军指挥第8、第73军由武宁指向德安、瑞昌,攻击正在该地区集结待命的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