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却并没有懊恼的神色,忙笑着回道“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兄长,我此次出游于半路,以闻知北方战事以定,曹孟德正励精图治虎视荆南,我想去见识见识此人的风范,历来,学的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便是我等有志之士的归宿,况且咱们诸葛家落魄了几代,如今正是趁乱在度辉煌的大好时机啊!如今群雄割据,你我兄弟三人,如全投一家,保不齐一输到底,如分散开来,至少也可延续血脉不是?如今我同友人已经约定在即,不几日就要起程,那孩童偏又如此优秀,为弟实在不愿见一锦壁蒙尘啊!还望兄长勿怪。”
说到最后,诸葛均嬉笑的表情已是转为严肃,可见其态度的坚决。
诸葛亮看着三弟的表情,沉思了一下才回道“三弟既然心意已绝,为兄也不好在阻拦什么,那孩童暂且我先观察一段时日,如他真可传承我的衣钵。这个三弟不必担心,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得天下不仅有手段,有谋略就可以的,自古以来,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还望兄弟慎重待之。”
说完这句话,诸葛亮便不在继续言语,沉寂的抬头看向晴朗的天空。
见兄长如此,诸葛均也没急着说什么,场面为之一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下了某种决定般,只听诸葛均突然平静的说道“我此次出游北方,如曹操不是我的命明主,那为弟将会继续游览天下,寻求可辅佐明公,如曹操符合为弟的侍奉标准,那为弟也会回到隆中向哥哥请辞,如他日你我兄弟二人对阵沙场,各为其主,理应先公后私,万不可留下话柄给后人诟病,还请兄长答应为弟。”
此话一出,诸葛亮颇为震撼,他想不到诸葛均竟然说出如此话语,要知道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是说的清楚明白,以后兄弟二人各自都不能手下留情的,这是何等决心?何等无奈。
诸葛亮紧紧的盯着自己的三弟,同样诸葛均在兄弟凝神的目光下并没有丝毫退缩,双方整整对视了大约一刻左右的时间。
诸葛亮突然一笑,欣慰的说道“三弟!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志气,为兄甚为欣慰。”
说罢,诸葛亮忽然抬起自己的右手,大声说道“你投曹操,他日你我兄弟二人,必有对阵的那一天,为兄在这里同你击掌盟誓,先公后私,生死勿论!”
终于诸葛均在自己的坚持下,得到了兄长变相的鼓励,又怎能不振奋?要知道,诸葛家父辈去世的早,大哥又出仕了东吴孙家,如今“长兄如父”的对象,已经换成了,二哥诸葛亮,他不开口,诸葛均即使不顾其他的出仕曹操,也难免背负上不孝之名。如今得到兄长的鼓励,诸葛均顿时颇为激动。
只见诸葛均颤抖着同样抬起自己的右手,微笑着盟誓道:“先公后私,生死勿论!”
说罢,诸葛均慢慢的曲身下跪,对着自己的兄长恭敬的扣了三个响头,便沉静的站起,转身,离去。
几日后,在一个明媚的清晨,韩罡在一直照料他的少年的搀扶下,同诸葛亮站在茅庐的大门处,颇为感伤的注视着远方慢慢消失的背影。
离别的滋味历来是伤感的,同时更是预示着世间的不如意十之八九,眼前诸葛家的兄弟二人不就是因为政见的不和,各自寻求着自己的明公吗?
“没听说,诸葛均在三国有多大的名气啊?难道他在历史上真的投了曹操?为何书中没写过呢?”已经模糊知道了事情经过的韩罡,此时却只能暗自猜测其中的原由,静待日后事情的变化了。
第四章 三连手弩
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转眼间韩罡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足有三个月之久了,来时炎热的天气也早就在半月前,转换为点点飘雪,使的韩罡不得不感叹古时气候的分明,要知道,在当今时代,南方见雪的几率几乎为零,更何况眼下的南阳,正是当今荆襄的某处地界,已经算是祖国的大南方了。
一套完整的军体拳用力打完,韩罡收拳而立,轻吐一口郁气后,抬起手臂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臭汗,带着遏抑的神色开始慢慢放松自己的身体,要知道,军体拳招招标准的完成,可是对全身肌肉最为协调的锻炼,因为伤势较重的原因,在塌上一直躺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坚持的锻炼,却是使韩罡身体的强度慢慢的改善了很多。起码不向以前那么虚弱了。
就在此刻,只听一声嬉笑的声音响起,“呀!小四,你又在打你那怪异的招数了?嘿嘿!走,夫人今天研究出个好东西,叫咱俩过去看呢!”
说完也不等韩罡说什么,已经是跑到了他的面前,不管三七二十几的拉起韩罡便向着后院跑去。
而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