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守军是哪个部队啊?双方兵力情况如何?”坐在主席台一侧的邓锡侯插话问。
“是29军37师冯治安部的一个团,他们团长当晚没在城内,还不晓得日军是否提前知道这事。日方当时是一个中队,他们先动手,守军随即抵抗。平津地区,我们现在有宋哲元所部29军的三个师,配备比较先进。日军和伪军的兵力也不少,具体数量和调动情况还不太清楚。”
“如果事态扩大,中央军会前往增援吗?”不知谁大声问,众人立即响应,纷纷表示关切。
“这个嘛,现在还说不一定。眼前我们的国防力量还很弱小,和日本打仗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才是当务之急的自强之道,中央原则上是不希望扩大战事的。”何应钦答道。
“问题是日本得寸进尺,不断挑衅我们啊,总不能步步退让、总不抵抗、坐以待毙吧!”有人表示反对。
立即有不少人应和。
何应钦提高嗓门说:“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打仗要靠实力和智慧,不能全凭感情用事,你们很多人没去过日本,他们的军事实力、装备优势,你们无法想象,以我们现在的军力和国力跟日本打仗,注定是鸡蛋碰石头。”
“日本人也是肉长的,我就不信他们是刀枪不入的鹅卵石!”立即有人反对。
“就是!日寇怎么可能让我们和平建设呢?不是我们想打仗,也不是我们要打仗,而是我们不得不打仗!”仍有人表示反对。
“就是!打不赢也得打!我们中国军人,反正不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立即有人响应。
“何部长,如果前方需要增援,中央军又实在抽调不出部队,我们川军部队愿意去前线参加抗战!”不知谁大声说道。
“对!我们可以增援!”立即有好几个人附和。
“我支持这个主张!”坐在主席台一直没说话的刘湘,这时突然站起来大声发言,众人赶紧静下来听他说话,只听见刘湘慷慨说道:“诸位,依我看,眼前四川和全国,实际上存在两个大局,一个是军队国家化的整军大局,一个是全国大抗战的团结抗战大局。卢沟桥的枪声告诉我们,团结抗战的大局,是当前最迫在眉睫的事情,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工作,都应当服从团结抗战这个迫在眉睫的军政大局!其实,大敌当前,主权国土不断沦丧,保家卫国的自卫战争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当务之急的国家建设任务呢?难道还有什么建设任务比救亡抗战更紧要吗?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抗战就是建设!是最当务之急的建设!”
“对头!”会场上顿时掌声雷动。
“请何部长向蒋委员长转告,我建议中央迅速转变思路,实行全国动员,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刘湘接着说。
“好!”会场再次想起热烈鼓掌。
刘湘接着说:“如果前线战事需要,我愿意率所部两个军,立即开赴前线!”
“好!”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支持甫公的主张!愿意率45军将士出川抗战!”邓锡侯随即表态说。
“甫澄先生和晋康兄的爱国热情,本人非常钦佩!我将随即向蒋先生转告二位的建议和请求。”何应钦见风使舵,当即表示欢迎。
“何部长,国民革命军第41军军长孙震,向您请战,愿率部驰援平津!”坐在主席台对面的孙震也跟着站起来请战。
顿时,请战声响彻会场。
当天上午10点左右,王铭章正在办公室跟罗辛甲议论整军的事,突然电话铃响起来。
“喂,之钟吗,我是董宋珩。”
“董副军长啊,你好你好!我是王铭章,终于有消息了?”王铭章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站起来问。
“不用紧张!告诉你一个惊人消息!今天早晨何部长接到南京急电,说昨晚华北日军袭击了中国军队在北平地区的唯一通道苑平城,守军奋起反击,双方在卢沟桥展开激战,已击毙日寇一个大队长,战火可能快速扩大到整个平津地区。孙军长已经当场向何部长请战了,他叫我告诉你,把这个消息快速传达到全体军官,要大家积极响应,坚决呼吁抗战!”董宋珩一口气说道。
“好!”王铭章应声道,随即又说:“这下终于要大战一场了!那整军的事就放下了?”
“何部长已准备立即返回南京,整军会议还要接着开,公布了一个方案,还没来得及讨论。”
“还要开?”王铭章信口反问,但他随即担心董宋珩挂断电话,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