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页)
皇帝不置可否地伸出手去,接过顾淑妃躬身双手呈上来的那份折子,翻开来随便扫了一眼,见上头果然是一些自己不甚熟悉的名字。
虽有一个顾氏,可后头却标明是已经被除了爵的顾振的妹妹,因而他只是眉头微微一挑,看着看着便手指点着一个名字说道:“这个章氏,就是你之前召入长宁宫的那个章氏?”
“是。”顾淑妃连忙低头答应了一声,觑了一眼皇帝的脸色,这才婉转答道,“是惠妃听嘉兴公主提过,觉得她聪慧机敏,人又大方得体,所以倒是想过留给韩王。”
“哦?”皇帝愣了一愣,随即哑然失笑道,“想不到一介民女居然成了香饽饽,敬妃还说秦王妃算计,惠妃也不是同样在算计人家姑娘?”
皇帝虽只是状似打趣,但顾淑妃仍然吓了一跳,讷讷正要解释什么,见皇帝摆了摆手,她方才稍稍安心了些,忙赔笑说道:“皇上说笑了,秦王妃是明知道自己的庶子深恨章氏,却非得促成了这桩婚事,这心思自然就不比惠妃一心为子了。韩王天性腼腆,惠妃想找个精明强干的儿媳,又怕世家千金傲气,夫妻难以和睦,所以才有那一重心思。”
已经浏览完了整个名单的皇帝哂然一笑,随即漫不经心似的说道:“惠妃的心思是好的,但十八郎看似腼腆,实则傲气,给他选个出身高些的王妃也无妨。那你打算给十七郎挑的人选又是谁?”
今天受惠妃之托,在皇帝面前把那一茬揭了出来,岂料皇帝似乎不以为然,此时此刻皇帝又问淄王,顾淑妃便字斟句酌地说:“十七郎素来爱读书,女色上头并不留意,臣妾原本是有私心的,想把亡妹的女儿留给他,也好让亡妹泉下安心。只是后来仔细斟酌,十七郎虽然非嫡非长,可终究是皇家血脉,臣妾的外甥女身体孱弱,万一为了臣妾的私心却让他子嗣艰难,不但对不起唯一的儿子,更对不起皇上,所以就作罢了这个念头。”
说到这里,她偷瞥了一眼皇帝的面色,这才沉声说道:“十七郎并不是挑剔的人,只要是性子和顺贤惠的女子,哪怕出身寻常也不要紧,还是等礼部选一选,或皇上斟酌再做定夺。”
“你是母亲,总不至于害了他,你自己定就是了。”皇帝不以为然地抬头看了顾淑妃一眼,见其连忙答应,他这才用手指轻轻敲着椅子的扶手,又若有所思地问道,“老三和老三媳妇临行之际,老三媳妇来见过我,恰是为了他们那个书呆子的世子。老三媳妇对朕明言,出身名门的媳妇未免傲气,也许异日和那呆子过不到一块去,至于民家女,未免不识进退没个见识,还是从四品以下官员中挑。你替他留心留心,这呆子确实得有个人管一管,听说过年这些天文华殿暂不讲学,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淘到了一套《太平广记》,天天看到半夜三更!”
说到这里,皇帝便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这个呆子,除了看书,其他的事情也是一股呆气!
为了个丝毫不相干的崔氏和王广,先是硬顶了滕青,然后跪在乾清宫前求情,顶着日头就是两个时辰,紧跟着抄书抄得险些手断了,也不知道找个人模仿字迹。再然后,这呆子听了下头人说那家书斋有好书画,兴冲冲去那边淘澄,最后花了大笔银子买了下来,又转手把最贵重的一幅献给了自己这个祖父,竟是丝毫不知道那下人消息是从秦王府那边来的!
老三那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偏生养出了这么个儿子!当初滕青就回报过,赵王府在京城经营的那些网络,还是那些人员,全都是越过这个世子直接往北边呈报。可虽说呆了些,陈善昭性子顶真宅心仁厚却是真的,在宗室里实在太稀罕了。
顾淑妃自然不知道皇帝心头的想法,记起淄王陈榕对自己顺嘴提过的那一茬,顿时苦笑道:“回禀皇上,赵王世子那套《太平广记》,就是和十七郎一块去书肆里头淘回来的,还为此借了十七郎一千两银子。这些毕竟是杂书,十七郎说堆满了大半间屋子,足足数百本。听说他借钱是因为之前淘画把赵王留给他的银子都用光了,为此赵王劈头盖脸训斥了他一通,吩咐帐房只能让他按月支取供给。”
“十七郎虽说也是爱读书,可至少看的都是经史,哪里像他博览群书到这些神鬼志怪的书都爱不释手,这个呆子!老三和老三媳妇都是俭省人,留给他的钱他全都用在买书上头,上次买那几幅画又是不惜重金……”
皇帝没好气地摇了摇头,随即说道:“善昭一直和十七郎颇为投契,既是留在京城,你就多多看顾他一些。之前查抄滕青家的那些书画,朕回头命人去挑十幅八幅值钱的赏了给他,你到时候告诉他,别只顾着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