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不多,有一个是不第的举人,小有才具、牢骚甚大;再一个也是我们内官,本来在谷大用手下,不知道怎么投靠过去了?此人名叫冯泽,能言善道,跟各部的官员很熟;倘或江彬要想勾结什么人,大致会叫冯泽去活动。”
“那个不第的举人叫什么名字?”
“叫赵之静。”
“此人是不第举人而有牢骚,当然是因为功名不遂之故。我在想,如果能够弄个关节给他,让他考上举人,牢骚自然就没有了,也不会帮江彬造反了。”
“话是不错!可是今年不是大比之年。”
“那就给他官做。”马大隆说,“张公公不妨找他来,问他要做什么官,想法子如他的愿;这一来,赵之静不就归入你门下了?”
“啊!啊!不错。准定照此行事。”张永又问:“冯泽呢?”
“冯泽不足为忧,既是内官,如何逃得出你的掌握?”马大隆说,“倒是有一条以防万一的救急之计,宜乎从速布置,愈快愈好!”
“是啊!”张永很兴奋的说,“我就是要有这么一条锦囊妙计,才能安心。马先生,请你快说。”
马大隆却不肯直截了当地指点,先问:“江彬家眷可在京里?”
“在。”
“他家有些什么人?”
“老娘、老婆、妾、四个女儿、一个独生儿子。”
“那好!”马大隆将声音压得极低,“张公公,你千万须挑机警干练而又妥当可靠的人,拿江彬全家看守住。平时丝毫形踪不可露;紧要当口,一下就能把他全家弄到手。这是以毒攻毒,劫持对劫持的一条救急之计。”
“啊!啊!好个以毒攻毒!此计妙得好。”张永凝神想了一下,觉得不妥,“不过,到了那时候,江彬只说吓唬他的,不信这回事,又待如何?”
“那时候,你就拿朱谕给他看,显然我们早就看出他心怀叵测,预先已埋下伏兵。如果他敢动万岁爷一根汗毛,问他:他的老娘和他的独生儿子还想不想活?”
“办不到,万岁爷决不肯下这么一道朱谕。”
“不要紧!张公公,反正这道朱谕备而不用,平时又不拿出来,无人识得真假。”
“可是江彬认得御笔。”
“这也不要紧,我自有法子。”
什么法子?张永想了一会才明白,“马先生,”他问,“你的意思是仿照万岁爷的笔迹,假造一张朱谕?”
“是!这件事,我也还在行。你弄几张万岁爷的手谕来,等我看一看,保管乱真,不能让江彬识破。”
“可又有一件。要用到这张朱谕,万岁爷已经在他手里了;他如不信,去问万岁爷,戏法不是拆穿了?”
“不碍!万岁爷不知其事,也可以看作万岁爷不肯承认,这也是情理之常。”马大隆的花样很多;这时又想到一着棋,“还有个取信于江彬的法子,要所派监视江家的人,十日一报江家的动静,譬如哪天有江彬的家书、江彬送了些什么南方珍物孝敬他母亲之类,臣细不遗,越多越妙。这一下,江彬难道还不肯承认,他一家大小的性命,在你张公公手里?”
“是,是!”张永很欣慰地,“这样做法就万无一失了,万岁爷的手谕,我那还有四件,回头派人送来。明天下午,我再亲自来承教。”
当天晚上,张永派一名贴身亲信,送来一个上了封条的紫檀拜盒,当面将拜盒及钥匙交了给马大隆;还带来一句话:“张公公说:拜盒中的东西,只能马先生一个人看。”
“我知道,我知道。请你上复张公公,我一定遵办。”
伪造上谕,是灭族的罪名,马大隆丝毫不敢轻忽,连由一部瞒着。直到夜静更深,道童都熟睡了,方始关上房门,打开拜盒,内中有皇帝的十来道给张永的手谕,有朱笔、有墨笔;另外是五张上用的笺纸;。一支旧朱笔;一锭朱砂特制的墨,想来亦都是皇帝惯用之物。这样伪造成功的朱谕,便越发逼真了。
于是马大隆潜心玩索,既要学皇帝的笔迹,又要学皇帝的语气。体味有得,试着拟写;一遍两遍,直到上十遍,自己方始满意。收拾拜盒上床,已是曙色将透;一觉醒来,时已过午,正在盥洗之际,张永已经悄然来到。
“怎么?刚起身?”
“是的。”马大隆答说:“三更天起来‘修炼’,直到天亮才‘功德圆满’。故而起得迟了。”
这是隐语,张永很欣慰地说:“好,好!今天我没事,可以多谈谈。”
马大隆匆匆盥洗,将张永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