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和尚为了得到这件宝贝,不知用了多少心计,起了多少纷争。据说,第四代住持金和尚死后,还有人为贝叶经送了命。金和尚本来把住持位子传给了一个徒弟,贝叶经也给他了,可是等他准备升座的时候怎么找也找不到,另一个徒弟却拿出贝叶经说,金和尚是传给了他,他应该升座。这事闹到了官府,官府查明,后者手中的贝叶经是偷来的,县官让衙役狠揍他四十大板,这和尚不经打,当时死在了县衙大堂上。
贝叶经最后当然是传到了法扬这一代。但他死得太仓促,他传没传给徒弟,那宝贝现在流落在哪里,咱不知道。那贝叶经到底是什么样子,咱也不清楚。
双手合十 第六章(1)
慧昱去石钵庵找孟悔的时候,孟悔正在法堂听宝莲师太讲戒。她坐在绣有莲花的明黄色蒲团上,坐在十二位比丘尼、四位沙弥尼的后面。与她并排坐着的,则是另一位还没剃头但准备出家的华云居士。
石钵庵每天都有两个小时的学戒课。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每天一条,讲一遍就是一年。向比丘尼讲戒,按古制是不准尚未受具足戒的沙弥尼和居士们听的,但宝莲师太实行改革,每次都让她们旁听。她的理由是,这两类人以修道见习生的身份踏入道场,就要预先学习比丘尼所应具足的种种规戒,不能以为只要持好十戒即可。戒律那么多,需要长期的熟悉、牢记并养成生活习惯才行,不然的话,等来日成了真正的比丘尼,犯了戒律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去保持戒体和威仪?
师太今天讲的是“单提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度俗敬恚戒”:“若比丘尼知女人与童男、男子相敬爱,愁忧瞋恚女人,度令出家受具足戒者,波逸提。”她说,出家人一定要戒行清净,去欲绝累。如果出家之后还和男人恩恩爱爱,藕断丝连,那你就还俗追求你的爱情好了,不要在寺院过半僧半俗的生活。另外,出家人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你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怨这怨那,火气十足,那你就没法安心修道。这两类人都不能受具足戒,因为受戒之后很可能破戒。作为比丘尼,一定要对这两类人考察清楚,不能让她们蒙混过关,不然的话,你就要承担责任,就要波逸提——忏悔。
这些话对孟悔来说,可谓句句惊心。她刚到石钵庵的时候听依止师讲过沙弥“十戒”,已知道出家后便不能再和男性有感情纠葛,但她没想到如果度这样的人出家受戒,也违犯戒律。唉,当尼姑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孟悔从内心承认,她出家的动机本来就不纯。年前她风尘仆仆来找慧昱,却在佛学院扑了个空,人家说他早已走了。那天下午,她万般愁苦地在佛学院外面的路边坐着,心想到底怎样才能见到她日思夜想的慧昱,恰巧两个年轻尼姑从她身边走过,这一下让她有了主意:我如果当了尼姑,不就可以长住叠翠山,经常见到慧昱了嘛!想到这,她立即提着包,追上了那两个尼姑,向她们讲自己也想出家。尼姑说,出家的事我们决定不了,但我们可以带你去见方丈。就这样,孟悔随她俩来到石钵庵,跪到了生着一头白发茬子的宝莲师太跟前。
她当然隐瞒了自己的真实目的,说自己父亲就是个和尚,从小受到熏陶,长大了也想出家。师太问:“你皈依了没有?”孟悔想起五年前父亲让她姐妹俩皈依三宝,她随姐姐到通元寺搞过仪式的,就说:“皈依了。”但她不好意思讲,五年来姐姐吃斋守戒,而她一直没断了吃肉。师太又仔细了解她的情况,问她结过婚没有,孟悔说没有;问她谈过对象没有,孟悔也说没有。师太说,那你就先住下吧。说着就叫来一位法名叫期果的尼姑,让她当孟悔的依止师,让孟悔跟她一起住,好好学习。告别师太,走到院里,孟悔问期果道:“师父,怎么不给我剃头呀?”期果笑了笑:“剃头还早着呢,要等一两年呢。”孟悔惊讶地说:“我不是已经当尼姑了嘛,尼姑怎么能不剃光头?”期果说:“你现在只是一个戴发修行的居士,要考验一两年才能剃度。剃度后也只是个沙弥尼,等到受了戒才成为比丘尼。”孟悔吐一下舌头:“啊呀,看电影电视上,想出家了,就自己拿起剪刀咔咔一剪,或者马上跪在师父跟前剃头,原来都是瞎编的!”
走进位于庵院最后边的一间寮房,见里面有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正手执经书念念有词。期果介绍说,她叫华云,也是一个准备出家的,半年前来的。华云放下经书,热情地向她打招呼,并接过她手里的包放在一边。这屋里一共安着三张床,期果让孟悔住那张空着的,孟悔答应一声,坐上去左看右看,说:“这屋里怎么没有电源插座?”期果问:“你找电源插座做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