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两只羊都已经卖了。
只留下了一副猪头、两副内脏,外加一大块猪肋条。
这些足够自家吃的。
另外,还备了一点年货。
就等着除夕关张歇业,过大年了。
*
转眼到了除夕。
四下里,传来了零零星星地鞭炮声。
空气中,也充满了年味儿。
徐甜甜和凤芝,带着冬娃和启康先回了老宅。
一连三天,都在灶屋里忙着蒸馒头,卤杂碎,炸鸡块,包饺子,累得胳膊都快
抬不起来了。
铺子里,只剩下章存林和崔腊梅一起看着。
准备中午十二点放了关门炮,就合上门板歇业。
就在这时,镇上的邮递员急匆匆地赶来了。
他送来了一封挂号信。
章存林一看那牛皮纸信封,就知道是启安写来的。
信里说,一切都好,现在换防了,在后方呆着,请家里不要挂念。
同时,还提到了一个人。
他就是叶抒文。
原来,叶先生也上战场了?
章存林一阵激动。
这是他最看重的人。
可这么一介书生,就这么不吭不哈地上了战场?
像启安这样的,去带兵打仗又算得了啥?
他顿时豪情勃发。
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也不觉得冷了。
和腊梅一起乐呵呵地关了铺子,就回了虎头村。
而徐甜甜听说后,却吃了一惊。
她不明白叶先生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
可随后,就想到了自己所留下的那封信。
叶先生,这是为他和他的家人搏一个未来?
钦佩之余,也不禁担心起来。
第40章
除夕守夜; 是代代相传的老规矩。
大年三十这晚,家家户户都燃着香、点着灯守在屋里,准备迎接新年。
章家也一样。
吃了年夜饭之后,一家老少都聚在堂屋里; 围着土炉子烤着火; 说着话。
今年家里新添了一口人。
启宽也带着媳妇和娃娃们回来过年; 显得十分热闹。
章存林对守夜看得很重。
他端坐在八仙桌前; 先讲了讲一年来的收支情况; 又讲了讲来年的打算。
还乐呵呵地鼓着劲; 说道:“今年咱家里添了人口; 又置办了宅子,这花销可
是不小……往年攒下的那点积蓄也见了底,只待来年大干一场; 多赚几个; 给娃娃们
都扯件新衣裳……”
徐甜甜是第一次在乡里过年。
对吃白面馒头、吃肉、吃饺子,很喜欢。对熬眼守夜、祭拜祖先、磕头行礼之
类的; 却一点也提不起兴致; 可面上却不好显露出来。
她和婶子、嫂子、凤芝说了几句话; 感觉浑身发冷; 就搂着冬娃上了榻,还用
被子盖着腿。
一边听爹讲古; 一边跑神儿。
实在撑不住了; 就倚着眯一会儿。
冬娃却是个坐不住的。
不一会儿就从榻上爬了下来,跟着俊兰在屋里蹦跶着。还时不时地跑到大娘那
里; 捏捏小弟弟的脚。
这几天有了玩伴,可把他高兴坏了。
几间屋子来回出溜着,一刻都闲不住。
徐甜甜见了,也十分欢喜。
冬娃自小被圈在院里,和村里的娃娃接触得少,与他大伯那边见面也不多。现
在有小娃娃一起玩着,才像个孩子。
想想,一个娃实在是太少了。
看看启宽大哥,不过二十六岁,就生了四个娃了。
他家的大闺女叫俊霞,才九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
老二是个男娃,名叫俊生,七岁了,去年刚刚上学。
老三是个闺女,叫俊兰,比冬娃大一岁,正是顽皮的年龄。见了冬娃,就和他
凑在了一起,一点也不认生。
老四也是个男娃,叫俊宝,一岁多点,还不会走路。
徐甜甜注意到,大哥家的俩闺女长得像他,都是高鼻梁大眼睛,一看就是章家
人的样貌。而两个男娃瞅着却像大嫂,眼睛小小的,鼻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