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定窑棋子,不停地搓动,发出一阵阵刮心的挤擦声。墨子江渡年听得不耐烦,朝田况横了一眼,田况忙停住手。
郑敦静得浑身不自在,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滋溜一声,格外响。他忙一口咽下,喉管里却又咕噜一声,他越发窘了,忙擦了擦嘴。
江渡年忍不住气闷,开口道:“郎繁怎么会去应天府?”
简庄端坐在上首,拧着眉头,不说话,乐致和见简庄不发话,也便继续默然。田况则叹了口气,眼珠不停转着,在苦苦寻思。
郑敦低声道:“章美仍不见人影,下午我连跑了两趟,他的舍友仍说没见他回去。”
田况一向说话慢,他徐徐道:“郎繁恐怕是觉得不放心,才去的应天府。”
江渡年立即问道:“他不放心什么?”
“我也不知道,不过总有什么让他不放心的地方,他才会去那里。”
“不管什么事,至少也该跟我们讲一声。”
“也许是事出突然,来不及跟我们讲。”
“那章美呢?”
“恐怕也有他的原因。”
“什么原因这么要紧?连殿试都能不顾?”
“自然是比殿试更重的事。”
“什么事能重过殿试?”
“我也想不明白。”
众人又陷入沉默。
良久,简庄才正声道:“郎繁已死,官府正在追查,我们暂时也做不了什么。眼下章美下落更要紧,我们分头都去尽力找一找。凡他认识的人,都去问一问。”
江渡年问道:“那个人呢?”
简庄沉吟了片刻:“该做的我们已做了,天不从人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且随他去吧。”
赵不尤正独自在书房中思忖案情,忽听到院外敲门声。
墨儿跑出去开了门:“顾大哥?这么晚了……”
“你哥哥睡了?”顾震的声音。
“还没有——”
赵不尤忙擎着油灯迎了出去。
“不尤,这案子不能查了——”顾震走到院中,却不进屋。
“怎么?”
“方才府尹大人急命人召了我去,说这案子就这么搁下,不许再查。”
赵不尤听后心里一沉:“果然如此——”
“你早料到了?银帛上添的那两个字?”
“从一开始我便有些担心。不管有没有那两个字,这件案子恐怕都难查下去。若没有那两字,便是天书降临,如今不似往朝,这等事,不会再有正直朝臣来谏诤,大家只图一个祥瑞,好得些恩赏。现今天书被人添了两个字,成了反书,若让官家看见,必定恼怒。能捉出元凶,倒也好,但这案子极难查,若查不出结果,谁主事,谁便自造箭靶,给人口舌,到那时,上书弹劾的人便会一拥而上。”
“嗐!这我倒没细想过。府尹恐怕是上报给刑部,刑部又上报给丞相,那王黼才任丞相不久,首先想的自然是要避祸远嫌。不过,若单是这样,也好办,只要有破案之望,他们恐怕也想要这个功劳。偏生牢狱里又出了件事——”
“那个船工谷二十七?”
“是,那船工自杀了。”
“自杀?”
“是服毒自尽。因他还不算罪犯,狱卒没有给他换囚衣,也没仔细搜,他身上藏了个小瓷瓶,瓶里装着毒,趁人不注意,偷偷喝下去死了。他是这案子唯一一个直接见证,眼下这见证人也死了,案子就更难破了,府尹大人也就不愿再让这事沾上身。说能压则压,拖过一阵子,人们自然就会忘掉。府尹大人既然这么下令,我们这些当差的,也只能听令。这就是做公职的憋火之处。”
赵不尤沉默片刻,道:“他管不到我。”
“嗯?你还要查?”
“是。”
“这恐怕不容易。”
“二十几条人命岂能这么白白死掉?”
每日早晚,简庄都要静坐一个时辰,今早,他却心中烦乱,静不下来。
当年他师从大儒程颐时,老师已经失势,前后总共才聆听了三次教诲,而且只有最后一次,老师才单独跟他讲了一席话。那时他还年轻,见时政纷乱,心中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老师恐怕是留意到他眼中的奋然狂意,对他道:“简庄,君子敬命。你只需守住一个‘敬’字,安心立命,皆在于此。”
他当时并不明白,但默记于心,直到几年后,灰心丧志之时,才领会到老师深意。不论天下,还是个人,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