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文学革命(第2/3 页)
查清楚。”江大帅用命令的口‘吻’。“是。”
“他们兄弟的去向无关紧要,”戴‘春’风在恰当的时候抢过话头说:“关键是现在西宁城,已经树倒猢狲散,马麒和马麟兄弟失踪后,其所属各部‘乱’作一团,官不管兵,兵不顾官,焚毁文卷,抢劫金库,争相夺路西逃。伪省参议长马元海逃往都兰,新编骑兵军军长韩起功飞逃祁连。青新和宁张两条公路上的达官显宦、太太小姐,一时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争相逃命,狼狈不堪。”
“我就说过,凉州一战后,我们今后只管走路和接收了。”江大帅洋洋得意的说。
“就是走路和接收,这路也不好走。”薛岳说道:“我军在走路途中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跨越黄河天险。”
看到江大帅目光扫过来,徐元东解释道:“马家军在逃跑前,曾指使将永靖黄河铁索桥以及所有船只破坏无遗,企图凭借黄河天险阻止我军向青海前进。陈渠珍部从永靖出发到达莲‘花’池渡口,汹涌奔流的黄河展现在我军面前,渡船被马部烧毁殆尽。想架浮桥,因缺乏必要器材,浮桥架不起来。”
薛岳说:“兵贵神速,出其不意。为了防止已经溃散的马家军残部重新集结反扑,不给溃逃的敌人以喘息之机,不使解放青海的历史进程有分秒的延误,陈渠珍一方面组织大部队迅速过河,昼夜兼程西进;另一方面‘抽’调军直及四个骑兵侦察连和九个团侦察排的骑兵班,以及各师侦察科长、各团侦察参谋等共600余骑兵,组成军的先遣部队,披星戴月,轻骑疾进,急趋西宁,查明进军西宁沿途敌情、道路、地形等情况,为我军解放西宁开辟道路,大部队随后跟进。”
“这样好。不过其实没必要架设浮桥,这边的老百姓过河用的都是羊皮筏子。”江大帅想去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
“委座竟然连这都知道?”薛岳有些吃惊,江大帅从来没有来过西北,竟然会知道这些事情。
“幸好陈渠珍在辛亥革命后从西藏回来,走的是这条路,所以他知道用牛、羊皮筏子可以渡人。”徐元东说:“莲‘花’池渡口附近的群众,热诚支援我军北渡,纷纷献出牛、羊皮筏子,还选拔了好水手,并帮助编造筏子,当天就完工了40多只。下午开始试渡,小筏子可以乘四人,大的最多可以乘人到十人。用这种原始工具渡河,速度很慢,但各级领导‘精’心指挥,做到有条不紊,加快了速度,到现在已经全军渡河完毕。”
薛岳说:“陈渠珍部共一万多人,骡马二千多匹,还有火炮等各种武器弹‘药’和物资器材。这样一支大军,乘羊皮筏子这种原始的渡河工具,无一人一马损失,顺利、安全地渡过了天险黄河,实为前所未有的创举。”
“这都是民心所向。”徐元东说:“政治军事讲习所培育的青年学员们功不可没!”
“青海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又是马家军残暴统治长达几十年之久的地区。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回、汉纠纷,民族隔阂很深。回族人民受马家欺骗宣传的影响,生恐我们‘疯子军’杀回灭教。因此,如何遵守民族政策,取得回族群众对人民解放军的信赖,就成为继续西进能否胜利的大问题。”
江大帅语重心长的接着说:
“对此,向西宁进军,首先是军事进军,同时也不能忽略宣传队、工作队的作用,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以党政治部编发的《回民工作手册》、《回民风俗习惯》为教材,在部队中深入进行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师政治部又制定了贯彻民族政策的几条具体措施。各连普遍建立和健全宣传组。纪律检查组;人人遵守纪律,个个开口宣传,住一户宣传一户,过一村宣传一村,部队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哪里;不准随便进入清真寺;不准借用回民的锅、碗、瓢、勺,做饭及饮水尽量用河水,如用回族群众的井水,须首先征得群众的同意,把手洗净,再用群众的工具汲水;宿营要在无群众居住的院子,自觉保护群众财产,不准烧群众的柴、吃群众的粮和菜;对被俘虏的回族官兵,要严格执行不杀、不打、不搜腰包、不侮辱人格的规定;按照回族的风俗习惯,给俘虏另外做饭。”
江大帅也无法,对这些回子,他们要是抵抗到底,他可以杀个干净,不怕背上屠夫写罪名,但是投降归顺的,也只有尊重他们的信仰。
“委座放心,”徐元东说:“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工作,指战员的思想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抢渡黄河和西进途中,各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