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1/4 页)
��丁D敲矗�灰�页鱿郑�忝悄����⒍�⒁弧��缶涂梢韵蜃拍歉龇段Э�梗��虿灰�鹊降腥顺鱿趾笤倏鄱�饣��蔷臀�币淹砹恕!�
两名枪手的年龄都在四十岁上下,满面风霜,沉默寡言,对于我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我又问。
射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八人属于挑衅者,即“主动敬酒”,意在激起岳不群的愤怒,而最后两人,才是我为岳不群伏下的“罚酒”。
这一次,不管是“敬酒”还是“罚酒”,最后都将变成苦酒,让岳不群吃下去就吐不出来。
“嗯,我有问题。”其中一个枪手开口,略带木讷地问,“射击什么时候停止?”
我在他的弹匣上一拍:“一匣能装多少子弹?”
“二十。”他回答。
“全部射完,即使已经连续命中敌人,也必须射完全部子弹。兵不厌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狡猾的敌人,大概连秦王都不敢小觑。”我回答。
“什么?”东侧立即有人反对,“哪有这样作战的?平时我们参战,一击得手,必须迅速撤出两公里之外。在开始进入射击位置之间,必须做好狡兔三窟的准备。你这样安排,是不是不懂得射击要诀?”
我沉默不语,静等着各人发表意见。
秦王会颇多草莽之士,这些人的特点就是有能力、高水平、不怕死,但最大的缺点却是不服从管理,更愿意各行其是,按照自己过去的江湖经验做事,跟军队中的铁血纪律完全不同。
我面前的第二名枪手也开口:“夏……夏先生,我以前也参加过战斗,那时候由吕丞相亲自带队。我们是枪手,不是信号兵,不用等到战斗结束以后再离开。要是需要打扫战场的话,自然有后续人员负责。我们只是枪手,只负责开枪射击。”
这两人的话受到其他人的赞同,十个人、二十只眼睛盯着我,等着我的解释。
“还有不同意见吗?”我问。
有人举手:“夏先生,你是哪个军事学院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我们怎么觉得,你对战斗完全外行呢?”
“还有没有?”我最后一次问。
“没了,没了。”有人代替大家回答。
我举起右臂,伸出食指,向着所有人:“既然大家没有问题了,我也向大家提一个问题。你们都谈到战斗经验、战斗模式,那么我问你们,如果今天的战斗跟你们从前参加的战斗性质完全不同,是不是就不能采取同样的战斗模式了?性质变了嘛,那么很多经验也就不适用了,对不对?”
这问题令他们困惑,因为这一个问题就能推翻他们所有的问题。
第276章 不死鸟(3)
战术高手都知道,战争中必须要随机应变,如果墨守成规、照猫画虎的话,最后将会死得很惨。
毕竟所有战争指挥者都会熟读兵书,对各种套路了然于胸。谁固守套路,谁就会成为敌人的靶子,每一步都落入敌人的陷阱。
我可以随口举出几百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民众最熟知的三国赤壁之战中,北方枭雄曹孟德可称得上是当世顶尖的军事家,被人誉为“乱世之枭雄”。当他统率八十万大军越江攻击东吴时,正是在屡战屡胜、顺风顺水的好运势之下,应该是能够乘着天时,一举消灭东吴孙仲谋,成为江北、江南的主宰者。可是,他用错战术,处处被诸葛武侯和周公瑾掣肘,最终败走华容道,侥幸逃生。
赤壁之战给后世军事家带来很多启发,被称为“史诗级的军事教科书”。由此可见,套路、创新、反制、机变是缺一不可的,不可不信套路,也不可全信套路。
“老班,你说说,你来回答夏先生的问题?”连城璧点将,随即向我解释,“老班是当代罕见的天才枪手之一,曾经在沙漠地区当雇佣兵七年,战斗经验丰富。”
被称为“老班”的就是排在第十位的枪手,他的额头上有块赤红色的胎记,大约有一元钱硬币大小,中间布满了白色的细密纹路,隐约构成了一个中文的“班”字。
“我曾经带着长枪班对战过阿帕奇和黑鹰,那简直不是人干的活,跟平时的埋伏狙杀任务完全不同。我那次就体会到,如果战斗性质变了,那战斗思路一定要变。大家都是枪手,对自己的射击技术都很自负,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大家想想,我们是枪手,我们最擅长射击,但我们并不擅长战术部署。如果大家都能做指挥官的话,谁还做枪手?干的是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