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页)
“小道士,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道那哭的人是没考中才哭的吗?告诉你吧,不是,那位是考中了,激动的。”旁边有人接茬道。
“嗯,还真是第一次……”刘同寿郑重点头。
“科举真的好可怕,考不中要哭,考中了还要哭,而且还哭得这么厉害,还是学医最适合我。”李时珍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
他是嘉靖九年中的秀才,去年已经去过一次乡试了,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他自己倒是不在意,可他爹却难过了很久,于是他的耳朵也遭了很久的殃。
“这位不光是第一次,还是第一名呢,不过是倒着数的,正榜的最后一名!你们想想,考中解元固然是文圣公保佑,可考中最后一名好像更不容易呢!而且,这位的经历也很神,他中举,不光靠自己的本身,而是他上面有人!”那闲汉煞有其事的往天上指了指。
“……愿闻其详。”衙门口人太多,一时也挤不进去,刘同寿干脆停下来听八卦。
“这位新举人在这城里也算是个名人了,不过不是因为他有才名,而是在风月场上,前两个月,他……”
刘同寿越听越觉熟悉,连带着,那哭声也有些耳熟了。十六岁中秀才,二十年来六次乡试一直名落孙山,还很好色……最关键的是,还是个患了花柳的,莫非……
“常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位梁举人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虽然以后不能人道,但却有了功名,真是让人羡煞啊。”常年围观乡试放榜的,肚子里一般也有点墨水,这闲人一边掉书包,一边也是艳羡不已。
我擦,这你也羡煞?功名又不能拿来吃,比起另外一个功能来,重要性差远了,根本没法比。刘同寿心有戚戚的和李时珍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轻蔑的神情,功名是不错,但这科举可是太坑爹了。
“这东山镇真是好地方啊,一中就是俩,一共也只来了俩,真是了不起!”
“李二,你羡慕也没用,人家东山镇的风水好,又出了奇人,所以才能点石成金,你家祖辈都在这儿,换风水是想也不用想的了。”见李二说得起劲,旁边有人打趣道。
“唉,谁说不是呢,早知如此,我爹就应该把祖坟迁到东山去……”李二倒也不恼,只是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
真的是梁萧?他中举了?听这意思,姜大婶的儿子好像也中了,这有点太离谱了吧?刘同寿有些茫然,这事儿太玄幻了,除非自己有传说中的主角光环,否则怎么可能会……
“小仙师!苏贤弟,看呐,是小仙师来了!”哭声转化成了一声惊呼,随着梁萧的一声大吼,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刘同寿,带着惊讶,赞叹,甚至还有一丝狂热,千百道目光很快变得炽热起来。
第47章 梦想成真
在府城乃至布政司所在的杭州,刘同寿的名声并没有在上虞那么响亮,但却更富传奇性。
他的名头是在读书人之中流传的。当日梁萧被苏子阳依照刘同寿的嘱咐摆了一道,此后就被强拖着出入府学,求学上进。
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那点破事却是广为流传。食色,性也,士子中固然有苏子阳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但跟梁萧有共同爱好的却也不在少数,很多人当时就在现场,于是,梁萧很是遭了一番冷嘲热讽。
别看在家里唯唯诺诺的很窝囊,但梁萧才不是那种能忍气吞声的性子呢。他横眉冷对千夫指,把最强力的法宝——刘同寿给祭出来了。
先挑能说的,将刘同寿的事迹讲述了一遍,然后梁某人也是得意起来,说日前那是小仙师出于对自己的关怀,才行了非常之法,最后他又扯着苏子阳作证。
那封信里确实是这么说的,家丑不好外扬,何况又是那种**之事,刘同寿打听过苏子阳的性格之后,有针对性的用了这么一番说辞。
这法宝在上虞,乃至余姚都很灵验,可在外面就不大好使了,尤其他的说服对象还是一群读书人。这些人读的书多,走的地方也多,见识广了,对这些鬼神之说都是嗤之以鼻,梁萧的说辞不但没起到效果,反而又引起了更多的攻讦,连那些专心读书的人都加入了。
盘桓烟花之地,又宣扬鬼神之说,这不是斯文败类是什么?不群起而攻之又待怎地?于是,梁萧悲剧了。
他口才是不错,可好虎架不住群狼,就算是苏秦复生,孔明再世,也架不住这么多人啊,一人一句,吐沫星子就能给他淹了。
梁萧掩面而走,至此算是彻底没了退路了,既不能去烟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