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部分(第3/4 页)
程文明掐灭烟头,不缓不慢地说:“死者面部被衣物覆盖,如果凶手想达到强…奸的目的,并不是一定非要这么做,而且慌乱中很可能顾及不到衣物到底应该翻到哪个位置。我查阅过以往的案件相关资料,发现多年前东北发生过的一起系列强…奸杀人案,当时所有死者的衣物也翻到头顶并将面部遮盖,侦破该案的专家由此分析出凶手与死者认识,所以我认为这起案件凶手或许也认识死者。”
“完全有这个可能,有没有顺着这个方向查?”
“查过,但不深入。”
“为什么?”韩博不解地问。
程文明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佳琪不是领导没那么多顾忌,嘀咕道:“岳支亲自兼任专案组长,他认为程支这个推论不存在普遍性,不能轻易下结论,程支的分析也就没得到专案组的认可。”
难道是外行指挥内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韩博不好妄加评论,想想又问道:“就这些?”
“当然不止。”
程文明再次点上支烟,接着道:“在我介入案件调查后,首先注意到死者尸体被发现的地方,是远离市区甚至远离南州区中心位置的一个偏僻的小公园。从被害人与同学道别的地方到现场,开车要三十五分钟,如果运气不好一路全是红灯,那至少需要五十分钟,乘坐公交车要花一个小时左右。”
韩博深以为然,沉吟道:“如果凶手为强…奸一个未成年女孩费尽心机将她带至南州区,那么他的思维方式确实值得注意。”
“所以我觉得很奇怪。”
程文明回头看着投影荧幕,喃喃地说:“被害女孩家境不错,她不会轻易跟陌生人走,那些常见的利用糖果欺骗孩子的伎俩起不到作用,这意味着凶手需要其他方法来实施犯罪。而他的最终目的是想侵犯这个孩子,那么他在市区的任何隐蔽的地方实施犯罪行为都可以达到目的,为何一定要把孩子煞费苦心带那么远?”
韩博点点头,放下案卷分析道:“这是否可以佐证凶手与死者认识,他希望逃离这个他和女孩都熟悉的城市,逃离女孩家人的掌控?”
一想到不把精力放在正事上,一上任就烧“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和“节约食物”这三把火的支队长,李佳琪就是一肚子意见,又忍不住嘟囔道:“这同样是猜测,岳支认为不能轻易下结论,程支的这些疑问一样没得到专案组重视。”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收放自如”
程文明双腿恢复知觉以来这些年,一直担任刑警副支队。
虽然有行政职务,但管理方面的工作极少过问,一门心…思研究、指导或指挥侦破全市的重大刑事案件,尤其说是支队领导,不如说是一个行政级别和警衔较高的刑警。
术业有专攻,在琢磨疑难案件方面,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他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以至于差点被他给误导了。
李佳琪第二次提到现任刑警支队长,韩博意识到自己有点先入为主,再次捧起案件材料,仔仔细细看了近十分钟,突然抬起头:“老程,你们都老刑警,犯罪现场勘察技术学应该看过,现场的其中一种分类就是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和第三现场。
第一现场指杀害死者的现场,第二现场是分尸或者抛尸的现场。如果不存在分尸,那么抛尸现场就是第二现场;如果存在分尸行为,那么抛尸现场即为第三现场,由于在尸体被分解的情况下,第三现场往往比较分散。
你们之前的推论都是在确定发现尸体的地方为第一现场的基础上做出的,也就是凶手将小女孩带至小公园实施犯罪,而不是凶手在市区实施犯罪再移尸南州区的那个偏僻的小公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两个结论是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个结论,直接决定案件侦查方向!”
老领导这番话和顶头上司在案情分析会上的话如出一辙。
专案组之所以不重视关于熟人作案的推测,就是认为小公园为抛尸现场(第二现场)。
程文明相信自己的直觉,欲言又止。
王解放虽然参与过侦办,但不是专案组成员,不太好发表意见,点上支烟沉默不语。
李佳琪出过现场,检验过被害小女孩尸体,有一定发言权,禁不住说:“韩局,把一具尸体从市区运到小公园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尽管女孩身材不算高,体重不算重,至少我们在现场没发现抛尸痕迹。”
“关键是同样没证据显示小公园就是第一现场!”
韩博举起案卷,很认真很严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