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页)
后打零工就方便多了。
孙工头对他的上道很满意,他吃着浓郁味美的卤菜,突然道:“前些天,你家侄子不是跟你一起来的吗?今天来了没有?小伙子看着人高马大的,很是有把力气。吃过饭,让他也一块帮着卸货吧……”
工头说的是柳家老二的儿子柳志伟,因着年纪小,工头一般都不爱用他。
要知道码头上装卸货物,一天至少也有二三十文的工钱。听孙工头这么一说,柳沛大喜过望,连声道:“谢谢孙工头,我家侄儿今儿也来了!你放心,那孩子是看惯力气活的,干活又实诚,不会让您失望的。”
“谢啥?以后让你外甥女,每天给我留一份肉菜。这么点儿,还真没吃过瘾……你放心,钱照给!”刘管事吃饱喝足离开了,孙工头一口酒一口菜,吃得心满意足。
塘沽码头有个不大的集市,每逢三、六、九、初一和十五,附近乡村的百姓,都会聚集在这里,或出售自家产的东西,或买一些自己需要货品。
说是集市,其实就是一条街的感觉。两边都是低矮的草房,偶尔一栋砖瓦房,格外引人注目。无论是草房还是砖瓦房,都是赶集的时候才开门做生意的,平时都是大门紧闭的。
今天二月十六,正是逢集的日子。小小的集市上,人还不少呢,街道两旁,房子前面自然形成了简陋的菜市。
挑着窖藏的冻萝卜和白菜来卖的,拎着自家喂的鸡鸭和蛋类出售的,还有摆着一些日用品的小货郎,不住地招揽客人的……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甚至是三姑六婆的八卦声,交织在一起,还挺热闹的。小草牵着弟弟的手,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时不时被挤得东倒西歪。
“小草?石头?你们自己来的吗?是不是家里没东西吃了?”还真巧,没走两步又遇到熟人了,说话的是小草的爷爷,身后跟着拎着鱼篓的大伯余大山。
对于爷爷和木讷的大伯,小草虽然不满,却没多大的恶感。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摇头道:“不是的,我和小石头就随便看看……”
老余头看着两个对自己有些疏离的孙子和孙女,想到二儿子几乎净身出户,如果不是亲家送过来一些钱和村里人的帮助,大冷天差点没房子住,心中不由觉得内疚。
他想了想,回身接过大山手中的鱼篓,把里面十来条没卖掉的小黄鱼,一股脑儿全倒进小草的篮子里,用泛着鱼腥的手,摸了摸小石头的脑袋,道:“这些鱼,你们拿回去吃……身上有没有钱,没有的话,想要什么,爷爷帮你们买。”
余大山嘴巴动了动,看了爹一眼,却最终没开口说什么。这些日子,没有了捕鱼好手余海,他们爷俩打到的鱼越来越少,种类也少了许多,丢了不少镇里来的老客户,生意自然越来越差。
每次带回去的钱,张氏总是抱怨太少,不够一家人花用的。今天卖到的钱,是这段时间最少的一次,如果再给孩子们买东西的话,只怕回到家耳朵又不清净了。
当他听到小草懂事地摇头道:“爷爷,不用了,我们自己带钱了。”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家里娘念叨,婆娘啰嗦,让他烦不胜烦。
告别爷爷,小草继续往前走,突然被不远处卖猪肉的摊子吸引住了。她拉着小石头走了过去,黑黑胖胖的屠户,留着乱蓬蓬的毛胡子,眼睛又特别大,看人的时候像在瞪人家,看起来挺凶恶的。
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王屠户是附近有名的老好人。他卖肉从不缺斤少两,遇到熟客还经常搭点不值钱的东西,在十里八村口碑都挺不错的。
“小姑娘,买肉啊?”王屠户知道自己的长相,经常吓哭小朋友,一看到姐弟俩,他忙露出自以为最和蔼的笑,放柔声音招呼着。岂不知,这样的表情更显狰狞。
小石头吓得躲在二姐身后,想了想,又紧张地上前一步,挡在姐姐的面前。他在家夸下海口了,要保护好姐姐的。不过,从他攥紧的拳头,发抖的小身子,和涨红得快要哭出来的小脸,可以察觉到他的害怕和紧张。
王屠户见适得其反,尴尬地抓抓后脑勺,不忘夸赞一句:“小家伙,还挺勇敢的,知道保护姐姐了。真是个小小男子汉!”
从他的神态和语气中,小草判断出这是个面恶心善的傻大个,便搂着弟弟的肩膀,揉乱他的头发,笑着道:“大叔夸你呢,还不谢谢他!”
小石头腼腆地低下头,小小声地道:“谢谢夸奖……”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要点什么,大叔给你们优惠!”王屠户哈哈一笑,声音像打雷一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