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第2/2 页)
他们就会平白损失一大笔财产。只要这些人联合起来,抵抗官府的政策,拒绝交出自己的私人财产,朝廷总不可能派人去强抢吧?当然最重要的是,朝堂上这些官员们,本身也是这权贵士绅阶层的一员,损害的这些人的利益,就是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士绅阶层站在他们身后支持他们,可不是为了这个结果。所以这个政策一提出,就遭到了朝臣们的反对。不过这种反对跟之前是不同的,不是正面的反对,而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也即——你说你的,但我就不做。大臣们已经没有胆量跟赵璨硬抗,自然不会继续做这种无谓的挣扎。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彻底放弃了,恰恰相反,他们是打算将战场转移到朝廷之外的地方去。这也算是赵璨的一大劣势,因为他的人和精神都有限,所以朝堂上,京城里的事情还能盯着,出了京城之外,所发生的事情就只能依靠大臣们来帮助他了解了。但如果这些大臣们已经联合在了一起呢?他们虽然实力不如赵璨,但是人数多,范围广。像这种需要一层一层推进下去,而且对于执行能力要求非常高的政策,势必需要有人去做,也正是他们最拿手的地方。敷衍塞责,拖延时间,放宽要求甚至主动挑起矛盾……只要运用一点小小的手段,再好的政策,执行不下去也就跟没有差不多。甚至眼下这件事,根本都不需要他们去进行引导,只要这个消息被公布出去,就势必会引来一阵动荡。于是很快,京城里就出现了一个让平安和赵璨哭笑不得的笑话。据说是数十名富贵人家的家仆们组织在一起,前往京城官府请命,要求朝廷撤销这样的政策,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这种政策。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为主人家服务是他们的荣幸。这个发展就连赵璨都有些看不懂了。不过仔细想想也就能明白了,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这么想不知道,但是他们背后的主子一定是这样想的。之所以让他们来出面,恐怕还是为了给朝廷一种压力吧。毕竟人家都不需要,朝廷再做这种事就未免不讨好。不过这一切其实也还在平安的预料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求新求变,维持现状才是大多数人所期望看到的。哪怕他们正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但用平安的话说,他们能做的就是这样,接下来能走到哪一步,全看那些仆人们各自的造化,也看他们自己的心意。如果他们根本没有自救的意思,甚至以为人奴仆为荣,那谁也帮不上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