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渭水河上建水坝,雷少难做电热丝(第1/2 页)
渭水岸边,水车错落有致,一个个巨大的水轮,悠悠转动,带起一片波光粼粼。水流潺潺,轻抚着岸边的碎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赵尚书与一众下属官员,以及科学院的王院长及其学士们,都站在河岸边,目光凝重。皇帝的旨意如巨石压在心头,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发电的难题。
赵尚书心中苦笑,这发电之事岂是朝夕之功?他本欲开口辩解,详细说明其中的种种难处,但皇帝的话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堵住了他的嘴。
皇帝说了:“这事太子有办法,你们到渭水边等着就是了。”
赵尚书无奈,只得带领众人来到渭水边。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却是波涛汹涌。太子,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此时,太子李亨姗姗来迟。他一下马车,便向众人致歉,态度谦和。王院长客气地与他寒暄几句后,便直接询问他关于发电的解决办法。
李亨微微一笑,手指远处河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此事不难,”他淡淡说道,“只需在上游修建一道水坝,水坝上开一闸口,修一道引水渠,便可控制渠中水流,使水位稳定。”
赵尚书等人闻言,皆是一惊。他们没想到太子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王院长更是惊叹不已。他们没想到,太子竟然能想出如此高明的办法。
李亨得意地扫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如此,无论渭水如何涨落,我们都能确保引水渠中的水流稳定,发电机自然能够正常运转。”
众人纷纷点头,对太子的智慧表示钦佩。
来的都是专业人士,李亨只需提出个方法,剩下的事工部和科学院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们开始忙碌起来,寻找合适的河段修建水坝。而李亨则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暗自得意。
不远处,臧学海悄悄走到李亨身边,好奇地问道:“太子殿下,您是如何想到这个办法的?”
李亨可不想让他知道这个法子是高人想出来的,他得找个理由敷衍一下。
于是他微微一笑,环顾四周,看到农田边的引水沟,心中一动。
“其实,”他故作神秘地说道,“我是看到田边的引水沟,才想到这个办法的。”
臧学海看了看田边的引水沟,这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这么简单的办法,大家都没有想到,只有太子殿下想到了,他真是有大气运啊。
在宽阔的渭水上,他们经过细致勘察,终于找到了一处河段,这里地势适中,水流稳定,是建坝的理想之地。
他们计划建一道滚水坝,将渭水拦住。
滚水坝可以将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库。当河水涨潮时,多余的水可以自由地从坝上溢流向下游,这样既能保证坝体的安全,又能有效地调节水位。
在水位被抬高的河段,他们计划挖一条引水渠,将水引入旁边的发电区域。随着水流的驱动,水车将缓缓转动,带动发电机运转,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力。
这条引水渠的设计同样精妙,它不仅能将水引入发电区域,还能在完成发电后,将水重新引回渭水里,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在这样的控制下,无论渭水的水位如何变化,引水渠里的水流都能保持稳定。这种稳定的水流对于发电机的运转至关重要,它能确保发电机的稳定运行,从而产生持续而稳定的电力供应。
渭水边,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百姓们纷纷聚集在岸边,好奇而兴奋地看着工部的人员忙碌地建设水坝。
岸边,人群熙熙攘攘,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则蹲在地上,目光都聚焦在那一处热火朝天的工地。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庞大的工程,不时发出惊叹声。老人们则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水坝建成后会给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在渭水河畔的喧嚣中,一辆马车飘然而至,车上下来一个阴郁的年轻男子,默默地看着渭水上忙碌的工地。
雷昊天斜倚在马车旁,嘴角挂着一抹不屑的笑意。
他目睹着工部的官员们忙得不亦乐乎,心中暗自嘲笑:这些人才想到用引水发电,真是后知后觉。他的小农庄早已用上了这一招。
他的农庄不比长安城,用电需求小得很,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建什么水坝,那样太招摇了。
对他来说,一条简简单单的沟渠足矣。这沟渠虽小,却足以让他的发电机轰鸣,让农庄里的电器们欢快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