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去,如退潮一般,声音亦如魔音般,缓慢而又有冲击力:“或许,有这个可能。”
“子卿。”还未等我说什么,他复抬头看向我,此时眸不再那么可怖,而是如春阳一般明媚耀眼,他扯嘴一笑:“我有主意了。”
有主意了,代表有斗志了,如此甚好。我欣慰,就算没有圣旨,颜沛锦也该去夺一夺。就算失败,也不后悔,因为争取过。
当然,没有圣旨的情况下,颜沛锦这种斗志全然是一种野心。我笑,野心又如何?没有野心的人,自是没有一番大作为,而我不希望颜沛锦没有大作为。
“不论你有什么主意,只要你记得,在你转身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人站在你身后支持着你就成。”我言笑,喜欢颜沛锦回到自信且明媚的样子,喜欢他那双漂亮的眼眸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颜沛锦站起身来,缓步走至我面前,执起我的手,“执子之手,并肩而行。”
我惊讶的抬眉看他,那句“并肩而行”胜过“与子偕老”,也让我心为之触动:“嗯,并肩而行。”
“子卿。”他轻轻揽过我,将我抱在怀中,尔后不言语。
我想此时此刻,言语便是多余,静静的感受着这样平淡却又温馨的时刻最是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近期有事儿缠绕,更新会慢一些,隔日或者隔两日更新,跟大家说一声抱歉了~鞠躬~~
39
39、爱情,背叛! 。。。
颜锦墨在朝中迅速得到众臣的支持,他为百姓争取更多的好处,一心为百姓,一心为这个国家,但任何功绩都抹杀不去他抢别人皇位的事实。或许说抢有些过分,因为他完全没有参与爹爹的计划中,但他是最终受益者,不参与并不代表其有多么的高洁。
然而,我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它在说:颜锦墨当皇帝魄力远远超于颜沛锦,治国之方更是别出新致,他有望让香宛国走向史无前例的繁荣。
每每出现这样的声音时候,我会扯嘴冷笑,因为我相信颜沛锦也能做到。
他即位已经将将半年过去,从处理水灾旱灾方面看出,他重民而轻君,他体恤百姓,果断而又正确的指引着受灾的人民群,使之得到安逸之生活。处理贪污官吏时,毫不留情,就算是在他登极之初,鼎力支持他的官员,他也不曾通融放过他们,杀鸡儆猴,警示众臣。后破格选拔一批为人忠实且清廉的人才,为朝廷注入了新的血液。
身为朝廷重臣的我,与颜锦墨接触较多,他每做的一件事儿,我都能看到,他的辛劳,他的认真……
因为从一个大臣的角度去看他,才对他有了新一面的认识。然而,这一认识,有时候会让我迷茫,让我有退缩之意,我在怀疑我的选择到底是否正确。但想起老皇帝的圣旨,我会坚定我的信念。即使颜锦墨成为皇帝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或许,如果没有那道圣旨,我想我会支持颜锦墨做皇帝的吧。
此时此刻,我正站在南书房龙案右侧,看着颜锦墨批阅奏章,时不时抬头问我一些问题。他问的无非就是前一个月南方大洪灾的事儿。按照颜锦墨自己拟的方案,安顿了灾民,拨粮拨款,及时解决了灾民最紧要的问题。但洪灾时,失去生命的百姓还是不少,这也是让颜锦墨一直愁眉不展的地方。
他的百姓因天灾而丧生,他表现的十分沉默。有一次,他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让我无以忘怀,他说:民之如骨肉,其乐吾乐,其去吾之心痛无以复加。
以我的阅历,是从没在那本书上看到过哪一个皇帝,会将百姓视为骨肉的,他是史无前例的。而颜沛锦也是如此。倘若我没发现颜沛锦也这样想,那么我真的会彻底的对颜锦墨改观。
两个优秀的人,虽非同一时间说这样的话,但在天灾前面,他们的心却是一样的。
“步卿,居奏折所报天河决堤,塌陷地域扩大,河岸淤泥比往年高出一层,若雨水不断,水患将再一次泛滥。”如今的天琪皇帝颜锦墨放下奏折,沉声说话。
闻言,我抬眸看他,回道:“唯今之计只有着居民迁移所住之处,另择栖地。”
颜锦墨点头,却又叹息:“天河乃香宛国之源,有‘母亲河’之称,多少代人在天河臂湾里繁衍生息,这等情感不是一朝一夕说抹去就抹去的,让他们离开是难事。 ”
“这……”就如突然有一天让我离开步家,我自是不愿意的,他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愫,他们舍不得那块土生土长的地方,又怎能强迫?可是,不迁移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