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940年教2旅6团团部-1945年8月,山东一师1团团部-1946。10东北1纵1师1团团部-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部
直属队:
686团侦察连-1938年115师补充团3连-337团3连
686团特务连-1938年115师补充团12连-337团8连
686团1营-1940年教2旅6团1营-山东滨海军区6团1营-1945年8月,山东一师1团1营-1946。10东北1纵1师1团1营-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1营
686团1连-1940年教2旅6团1连-1943年,滨海军区6团1连-1945年8月,山东军区一师1团1连-1946。10东北1纵1师1团1连-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1连
686团2连-1940年教2旅6团2连--1943年,滨海军区6团2连1945年8月,山东军区一师1团2连-1946。10东北1纵
1师1团2连-1949年2月,38军112师334团2连
686团2营- 临郯费峄边联支队(40年4月与峄县县大队合编而成) -41年并入115师教2旅5团(5团由苏鲁支队编成,苏鲁支队前身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 115师教2旅5团 - 鲁南军区5团 - 山东野战军8师23团- 华东野战军叁纵8师23团 - 22军65师195团
686团3营-东进支队1团 -鲁西独立旅1团-343旅黄河支队1团-1940年,教4旅10团-冀鲁豫11分区10团-1946年8月,杨苏纵队2旅4团-1946。10晋冀鲁豫1纵2旅4团-1949年2月,16军47师139团-1998年,16集团军46师139团(红十二团)
686团9连—教4旅10团7连—教4旅10团4连-1946。10晋冀鲁豫1纵2旅4团4连-1949年2月,16军47师139团4连
686团10连—115师独立团(鲁西)10连—教4旅10团3连—139团3连
686团11连—教4旅10团11连—139团8连
686团12连—教4旅10团12连—139团9连
疑问:
1、334团8连红4师11团5连,后编入686团。
2、山东八师二十三团一连为686团部队
3、686团2营5连,39年5月陆房战斗后由2营副教导员王恩吉率领同地方武装合编为蒙山大队,40年10月编入教导2旅6团(38军334团前身)。
4、686团2营6连,39年5月陆房战斗后以6连为基础,与东汶支队合编为686团新3营。
5、6连后来在教导4旅11团
边联支队与教2旅5团合编时可能有4个红军连
据《红三军团史》称,1940年4月,686团2营营部带第7、8两连与峄县大队合编为边联支队。
八路军苏鲁支队在1940年4月接收了115师特务团团长、政委带来的两个红军连和一批红军干部,这两个连应是115师原特务营的,至于两连到苏鲁支队的位置,说法不一:
1、一为1营3连,一为2营6连。
2、一为2营6连,一为支队特务连。
3、两连都编在2营。
1940年10月,教导2旅组建。11月,苏鲁支队正式改编为2旅5团,步入主力部队行列。为行动方便和保密,对外仍称苏鲁支队,对内称第5团。
1941年8月,边联支队编入教导2旅5团,团部不变,对外使用边联支队番号,对内使用第5团番号,苏鲁支队番号停止使用。当时下辖3个大队(营):
第1大队——边联支队部队编成,推测主要是原686团2营第7、8两连。
第2大队——教导2旅5团原1营。
第3大队——教导2旅5团原2营。
教导2旅5团原3营营部带第10、11连调入鲁南尼山支队为第1大队,9连编为团特务连。另一说5团原3营9、12连与边联支队3大队(苍山大队)合编为5团1大队。
此时,边联支队与教2旅5团合编可能会产生4个红军连。无论结论准确与否,该团经历1942年困难时期后,只有4个连的建制了,这4个连中,原3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