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3 页)
百里婧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墨问,夜色中,她不大能看得清墨问此刻的样子,却真的无法移开眼睛。
一曲毕,墨问放下了双手,看着她。在她注意着他的时候,墨问却有了自知之明,并不以为她对他突然有了万千的好感,没有征兆地忽然爱上他了,这些白日梦他不敢再做。
见百里婧久久没动,墨问上前去,拉起她的手,拽着她从草地上起来,一步一步往小屋走去,林间的蚊虫太多,她竟也不嫌弃。
百里婧跟在墨问身后,任他牵着走,感觉好像在丛林里迷了路,他带着她回家似的。
“墨问……”百里婧忽然唤了他。
墨问回头,无声询问,他的眉眼虽平淡,却异常包容。
百里婧咬咬唇,摇了摇头:“没、没什么……”
墨问也不计较,继续摸索着林间的小路。
百里婧看着他颀长的背影,亦步亦趋地跟着他走,将那句话吞下了肚,她想说,墨问,我有点舍不得你……
两人离开后,林中两道黑影面面相觑,其中一人不确定道:“主子到底归不归?”
其中一人满脸忧虑:“这首情歌主子吹起来……格外应景。但是,这大兴公主怎么可能是白鹿?抢也抢不回去啊。”
“我问你主子归不归,你啰嗦什么?”
“我哪知道?你自己问去!”
……
翌日早朝,群臣齐聚,高贤颁下景元帝的圣旨来,尖细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陛下有旨,司徒家于大兴居功甚伟劳苦功高,然军粮被盗致前线将士死伤无数,为突厥人所俘,乃我大兴国之痛楚。朕深知戍边大任并非司徒家一力可担负,故而擢升幽州总兵杜皓宇为镇北大将军,协助司徒大将军管理军中事务,赐兵符将印,可调令西北三州兵马……”
高贤念到这儿,群臣已经各种脸色,黎国舅原本的笑意僵住,虽然分制住了司徒家的军权,可擢升的却并非青州总兵常铭泽,而是幽州杜皓宇,陛下的眼睛雪亮,哪里能让黎家占了便宜?不过,也无所谓,总算那杜皓宇也不是旁人,与司徒家并无干系,若能以利弊劝之,定能为黎家所用。
“……国之危亡时,匹夫亦有保家卫国之责,朕命荣昌公主百里婧为西北监军,赐日月同辉盘龙宝剑,协理军务,督察边将。钦此——”
原本神色各异的朝臣皆惊愕地抬起了头,这时候,一道清晰的脚步声自大殿外传来,只见荣昌公主一身戎装步入殿中,沉重的铠甲穿在她身上并未觉得吃力,戴上头盔时,她那绝世姿容平添了几分英气勃勃。两旁朝臣林立,而她站在大殿中央,以军人之姿对景元帝跪下,双手接过那把盘龙宝剑举过头顶,道:“儿臣领旨谢恩!”
黎国舅包括他的党羽都傻了眼,想要开口劝景元帝收回成命,却在看到百里婧手中的那把宝剑时将话又咽了回去,大兴以日月同辉盘龙纹为旗帜,而这把宝剑与国同名,倘若百里婧用这把宝剑当堂斩下他们的头颅,恐怕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朝廷以文臣宦官监军,防止边将拥兵自重,自古有之,然命公主监军,闻所未闻……
景元帝在百里婧接过剑后,环顾朝堂,蹙眉问道:“怎么?众爱卿有何话说?不妨说来听听。”
那些还在挣扎的朝臣,纷纷低下了头,倒是吏部尚书杨弘出列道:“公主监军虽前所未有,亦未尝不可,然公主金枝玉叶,此去必得小心谨慎,西北气候恶劣,战场险象环生,望婧公主多加保重!”
“多谢杨大人。”百里婧一笑。
朝臣都精明得厉害,察言观色过后,这时候都纷纷跪下附和道:“望婧公主多加保重!”
很多声音混在一起,百里婧听到了后头黎戍的,却没听到左右两旁韩晔和墨问的,他们二人分列朝臣的队列两侧,离得她很近,墨问是不会说话,他的目光自她进殿便放在她身上,韩晔是不说话,他没有瞧她一眼。
“吉时快到了,婧儿,你准备准备。退朝吧。”景元帝道。
百里婧与所有朝臣一起跪下,异口同声道万岁。
待她起身后,景元帝已经走了,百里婧将沉重的头盔摘下,只手抱在腰间,一转头,正好看到了韩晔,他那双深邃而清明的星目正望着她,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似乎也没什么话要对她说的。
百里婧与韩晔对视了一瞬,即将脸转开。离开盛京有许多好处,其中一条,就是能够远远离开韩晔,只要离他远远的,那些有关他的妻子怀有身孕或者小产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