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衣物节省空间,跟坐在电脑前的重重提议道。
“不用了,代我向叔叔阿姨问好。明年就大四了,我考虑要不要考研,正好先复习着,然后年前要再去一趟小塘村。”
“又要去?还有,你之前不是说想出国吗?怎么又决定考研了?”
重重无力地靠在椅背上,“那怎么办,公费没可能,自费更没可能。实在不行就只有先工作了。明年就去不成了,今年再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大一刚进校时,重重有加入学校的社会实践部,小塘村就是大一暑假她参加的实践活动。虽然大二一开学她就退了部,但是小塘村却成了她每年都会找机会去的地方。
她过年不想呆在学校,也不愿意去叶芮或陶苏家时,就会去那里。
“那你记得随时报告行踪,别让人担心。”
陶苏递给她一大包东西,重重接过,很疑惑,“什么?”
“暖宝宝和围巾。那里冷,你带好”,陶苏扒拉额头的刘海,脸色不太自然地解释。
重重笑得开心,“正好我忘了买,谢谢!”
去小吃街的路上,叶芮想起陶苏下午在宿舍的反常表现,直呼想不通,“从山庄回来后,我还以为她要跟我们绝交呢。”
“她应该还是生气我有事瞒着她吧,也是我的错。”
叶芮正色道:“说什么呢,谁还没个过去啊,就算恋人也不用事事都知道何况只是朋友!别多想。”
一月末了,气温愈发冷,说话间的白气能从脖子口的围巾缝隙呼呼往外跑。重重舒了口气,感慨道:“幸好她给了台阶下,这下不用别扭到明年了。”
“跟校长联系好了吗?他去接你?”
“打过电话了。校长近来腿脚不太好,再说我也是去过两次的人了,不用人接。”
叶芮离校前反复叮嘱她,“随时保持手机畅通,一天一条短信报平安,知道吗?自己小心点。”
“知道知道,都记住了叶婆婆!”
重重提前买了腊月24的火车票,路上两天,到时正好能赶上小年夜。
小塘村只要一所小学,校长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和善老头,夫妇俩都是学校的老师,无儿无女大半辈子都在学校。
“张婶,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这个大葱是不是要洗了切?”
张婶抢过她手上的葱,连连拒绝,“不用不用,坐了几天火车了,你休息去吧我都习惯了也不累!”
重重也不出厨房,就站在旁边陪她说着话。
“张叔腿好点了吗?我带了点膏药,晚上您给他敷试试看,如果效果好我再买。”
“别瞎花钱,你叔那都是老毛病,人老了那还能没点问题。来,尝尝这个。”张婶夹了一块切片香肠,喂到她嘴里。
重重砸吧砸吧嘴,吃得很香,“张婶手艺愈发好了,加了糯米口感更好。”
张婶闻言很开心,“喜欢就好,走时多带点。”
山里天黑得早,张叔张婶作息规律,晚饭后只稍微聊了会重重就催着他们去歇息。放了假的学校空旷般寂静,抬头能看见清晰的月亮,走两步就觉寒气逼人,操场上有一架秋千,应该是刚装没多久,松木板颜色还能新。
虽然学校很安全,但大晚上的还是有些害怕。她掏出手机,选了播放器里最劲爆的重金属音乐,晃晃悠悠地荡着秋千。
副歌的音乐突然停了两秒,果不其然,有电话进来。
“在做什么?”
“荡秋千呢,刚吃完晚饭。”
程莫及诧异,“怎么说话有回声,现在在哪?”
“G省,一个小村庄。”
S大南门,近女生宿舍,因为放假门口大马路上行人很少,连平常遍地的小商小贩也都不见了。电话还在通话中,那头重重絮叨说着自己为什么会去哪,那里的学生、老师……
“明天请林小姐来吃顿便饭吧?医院也忙,怎么着腊月28的晚饭应该在家里吃。”
程莫菲在和吴妈确定明晚的菜单,“吴妈,加几道川菜吧,林小姐爱吃!”
当事人一直没答话,程莫菲的丈夫方航看了棋盘对面的人,摇摇头,谨慎地落下思索片刻的黑子。
角落里没注意的五颗子,一下子就被白子包围了。
“我明天要出趟差,别做我的饭。”
程莫菲一听就急了,“别人都放假了,怎么你还要出差?要是爸知道少不得就要念叨到过年!有什么事不能缓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