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4/4 页)
都按计划进行,曹操在濮阳城外扎营后,双方接触几仗,互有胜负。但紧接着,恶疾便在曹军之中蔓延。
经军医官检查,原来是曹军中军的水源出了状况,饮用此水者,大多表现出低热、盗汗、无力之症。
曹军赶紧掘深井取水,虽暂时控制住恶疾蔓延,但已染病者却始终未见好转。
尤其像曹操,本身就不拘小节,甚至可以说是不讲卫生,每日又要操劳军务,作息极不规律,因此病情不断反复,虽有军医日夜守护调理,但始终不见好转。
“一定是辽东公孙霸偷偷污染了水源。”五木肯定地说。
“然也!”曹操又告诉两人,中军恶疾爆发,辽东军趁机深夜劫营,“可惜典韦啊……”曹操说起典韦为了保护自己,被辽东公孙霸所杀,不禁放声大哭。
“人死不能复生,丞相节哀,若是动气伤了身体,则难稳军心。”诸葛亮劝道。
曹操用袍袖擦干了泪,道:“方才将孔明留下,正是因此事。”曹操表示,自己病重难愈,虽暂时无碍,但身子极其虚弱,多坐一会,都难以承受。
中军主帅,是一支队伍的灵魂。
而盟军的中军主帅,不仅是队伍的灵魂,更是盟军的心脏。
盟军由各路诸侯勤王部队组成,纵然说万众一心,但毕竟心与心之间会有些隔阂。因此,盟军的中军主帅,必须由德高望重可以服众的人担当。而曹操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曹操身体难以承受,却也不敢轻易对外面说,怕乱了盟军军心。
曹操希望从盟军中选拔几位才俊之士,在中军代替自己发号施令,而自己只作为精神领袖,隐于幕后,调养病情。
曹操所选中的,便是新野诸葛亮和江东周瑜。
“丞相有令,亮不敢不从,只是亮年轻才薄,恐难以服众。”
“欸!”曹操不以为然地挥挥手,“孔明与公瑾(周瑜)统领东西两路盟军,功勋卓著,不必谦虚了。”
曹操如此信任,诸葛亮只得拜谢领命。
“丞相之疾,应速召仲景先生诊治。”五木建议道。
曹操点头默许。
张仲景跟随西路盟军后营蔡瑁部,行进缓慢,诸葛亮立刻命人火速去请张仲景。
“放心吧,老曹病虽重,但一时半刻死不了的。”曹操强撑着虚弱的身子安慰诸葛亮和五木,“五木啊,奉孝也病得厉害,你去看看他吧,他有恩于你啊……”
曹操说的自然是当年五木将被曹操彻查,郭嘉建议五木赶紧离开之事。(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