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科班出身的人来讲,练习骑马是小儿科,一点不必学开自动档车难,但想练好马上的格斗就难了。在马上格斗,包括格斗与驾驭,骑乘者既要善于操控马匹,还要学会适应马匹,因此除了多加练习培养人马之间的默契外,战马的基本条件也很重要。
刘备这里穷,可供挑选的战马少,蔡鹏也不好意思挑挑拣拣,毕竟,连刘备关羽都骑着很普通的马,只有张飞的乌骓马有着高“马”一头的气势,这是张飞从军前就养在家中的。
有一次,蔡鹏摸着乌骓马羡慕不已,问张飞能不能让乌骓马下个小马驹,他慢慢养大以后骑,张飞瞪着大眼瞅了蔡鹏好久才学着蔡鹏的口头语道:“你想嘎哈啊,俺的马两岁时就骟了!”蔡鹏唏嘘不已,可惜了一匹好“种马”。
不过张飞开导蔡鹏:没必要强求好马,马上格斗也不是必须的,战斗时,跳下马作战其实更有利,在地上更灵活。蔡鹏觉得很有道理,就开始重点练习地上格斗。
蔡鹏觉得和张飞、关羽相比,自己的招式、身法等并不差,主要差在力量、速度和实战经验上,于是,蔡鹏就暗地下功夫练习。武术科班出身,又经过体育学院的专业培训,蔡鹏的自我训练的技巧和科学性比两千年前的张飞关羽要高明了。
蔡鹏找铁匠打造了一根练习用的实心大铁棍,只要有空,便扛着棍子跑步去自己穿越时的那个小树林里练习。蔡鹏的想法是:实心大铁棍虽然笨重,但适合练习,等上了战场,换上自己那个威猛的空心大棍,就会感觉轻松得多。同时,实心大铁棍还可以作为负重,抗着跑步有利于训练耐力和力量,在小树林的树木间穿插可以练习身法灵活。
……
这一日午饭后没什么事情,蔡鹏便扛起棍子向小树林跑去,刚要进树林,忽听前面传来呼救声。
蔡鹏立刻提着棍子循声跑去,只见树林外官道上一辆小马车远远跑来,后面有三个人在追赶。
拉车的小马显然已精疲力竭,但赶车人仍不停催打,终于,小马四腿一软,连马带车侧翻到路旁,赶车人和车上的乘者跌滚到路边沟中。后面三人赶到,看衣着显然是盗贼流寇,其中一人狞笑着举起刀要向沟里两人下杀手。
只听得一声呐喊“呔!”蔡鹏从沟边灌木丛中一跃而起,大铁棍一轮,“当”地一声,那人的刀已然脱手。其余两贼立刻挥舞兵器冲上,蔡鹏并不惊慌,大退步随即拧身抡起大棍,随着两声脆响,贼寇手中兵器的木杆已然被打断。三个贼寇见来者不善,扭身便跑。
“当啷”一声,大棍掉在地上,蔡鹏站在原地,手竟有些发颤,额角不住向下淌汗。虽然是自幼习武,但每个阶段的老师(教练)都再三强调习武健身,严禁打架,蔡鹏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以往只是与同伴对练套路,真刀真枪地与人打架竟然是头一遭。
好一阵,蔡鹏才从打架的紧张中缓过神来,长出了一口气,擦拭下汗水。车夫搀扶着一个三十多岁书生模样的人从沟里爬了出来,“多谢英雄相救。”书生不住向蔡鹏施礼,依旧有些紧张的蔡鹏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半晌才想起搭躬还礼。
书生忍着伤痛,整整衣襟,一躬到地:“在下华歆,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蔡鹏被华歆的大礼弄得不好意思了,“嘿嘿”笑了两声,这一笑倒冲淡了方才的紧张,“啊?”蔡鹏一惊,“您是华歆华先生?失敬、失敬!”蔡鹏赶紧还礼,蔡鹏毕竟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华歆的名字总是知道的,不过蔡鹏的知识只能把三国里的人物划归为三类:主公、武将和谋士,华歆就被他划分为谋士一类。
“惭愧、惭愧,在下正是华歆,”华歆听蔡鹏的语气客气,显是听过自己的名头,不免有些得意,“请教英雄高姓,华某日后定当亲往府上拜谢。”
“华先生太客气了,路见不平、举手之劳、应该的应该的……”蔡鹏来三国后,最怕和这些文人打交道,每每遇到满嘴“兮夫矣哉”之人,蔡鹏就觉得自己连正常话都不会说了。
华歆见对方还未告之自己姓名,便又要施礼发问,蔡鹏一把把他拦住:“嘎哈呀华先生,您可千万别和我客气了,我都被你弄紧张了,呵呵。”华歆被蔡鹏说得乐了,蔡鹏又道:“我叫蔡鹏,没什么学问,现在在刘玄德主公手下做事。”“哦,原来蔡贤弟乃玄德公麾下,难怪如此英雄。”华歆还待施礼,但一看蔡鹏已然被他弄得抓耳挠腮浑身不自在了,便哈哈一笑,蔡鹏道:“对了,这样才好,两位没受什么伤吧?”所幸两人只有些皮外擦伤。
马车已损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