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页)
娘娘的儿子。”
姜锵“噢”一声,没再问。她不知道书房里的两个耳朵都很灵,都听到她和红儿的对话。宫新成见姜锵只问了一个问题,心里非常满意,知道姜锵将自视甚高的晋王打入不相干闲人的行列了,既然是不相干的闲人,她肯定懒得多了解。宫维则是很失望,怎么才问一个问题?显然对他一点儿不感兴趣的样子。
因此宫新成好整以暇地道:“朕的贵妃,你算是见过了。朕打算年后册封她为皇后。你可不可以勒令你的那些人,年后不要再造谣中伤她。”
宫维此刻心里颇矛盾,但还是道:“皇后需要有清晰而清白的来历。”
宫新成问:“朕问你,你能不能停止对她的造谣中伤?”
宫维冷笑问:“我是造谣吗?”
宫新成道:“你不用急着下结论。等会儿朕让人送围剿聚义庄的记录到你王府,你仔细看看。年后我们找时间谈阳水剿匪的计划。”
宫维依然冷笑,“你放心让我带兵?”
宫新成冷傲地道:“朕打算让你主责筹备粮草,以及负责善后。”
“原来你只是找个理由让我来回奔波。”
宫新成一脸嘲讽,“朕很遗憾,朕自诩饱读诗书的胞弟只有这点子见识。对于阳水匪患,清剿不是最大难题,清剿后因地制宜推出新政,做好善后,防止该地匪患一再死灰复燃,才是重中之重。你在封地已经呆了一年,应该早已清楚阳水匪患的成因,对于阳水为什么匪患不绝,应已有见解。你这几天先好好打个腹稿,年后朕找你谈。”
宫维差点儿被噎死,却无法反驳。
幸好张公公亲自端饭菜上来,用一张小几摆在宫维面前,宫维才假装准备吃饭,不搭理皇帝。
而宫新成则是装出一脸好哥哥的样子,指点给宫维听,“凤仪宫小厨房是贵妃的口味,总结起来是,多杂粮,少油炸,少腌腊,多海鲜,多蔬菜,多水果。你可能吃不惯,不过听说对身体好。”
然后宫新成又是一脸好哥哥样子地对张公公道:“你安排人到晋王府取礼服来,外面天冷,别让晋王再来回跑一趟。”
宫维皱眉看本该雪白的米饭,眼前的却夹杂着不明物质,颜色变得灰暗不明。几碟小菜量都不大,而且除了那只鲍鱼还算名贵,其余都很家常。他本来就是吃饱中饭的,看着这菜饭哪里还有胃口。
宫新成当然也已清楚这弟弟说什么讨口饭吃乃是借口,但假装不知,还不厌其烦地大力推荐,“这碗饭里看来加了黄米和荞麦,口感还不算最糙。你一定要好好尝尝这碗菠菜豆腐汤,别看汤一清如水,却是用的高汤。朕第一次请贵妃吃饭,仅一道高汤菜心,便被她贬得御厨差点跳船。现在这高汤,用的都是贵妃教的法子。鲍鱼与鹅掌是绝配,朕建议你可以扔掉鲍鱼鹅掌不吃,却一定不能不用鲍汁拌饭。这几只大蛤蜊是火网上面直接炙熟后,稍微撒一点儿葡萄酒和盐,原汁原味,非常鲜美,最好趁热吃。看来老张还是最喜欢你,把贵妃压箱底的宝贝都拿给你吃。”
宫维自然是从小就讲究吃的,但他的美食体系与宫新成的一样,因此宫新成的介绍正好切中他的要害,他果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吃法。再说宫新成左一个贵妃,右一个贵妃,勾得宫维终于好奇起来,放弃对这碗灰扑扑米饭的厌恶,开动筷子。而只要一吃,他便知道这是十足的美味。即使他中午已经吃饱,但鲍汁拌饭,他别的菜都不用吃,便一碗饭下肚。然后,才知道大蛤蜊还能这么吃,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比水里白灼或者油里爆炒的都要好吃得多。再然后,他将鲍鱼和鹅掌也吃了,而这碗翡翠白玉一般的汤,他实在是撑死了,可还是吃了半碗。
宫新成一脸狡猾地看着,故意叹一声气,道:“看来你在封地受苦了。”
宫维才知上当,皇帝暗指他是没见识的饿鬼呢。他差点将汤碗摔了。可谁让他不知不觉将这些饭菜都吃了呢。“你放心了,是不是?你亲手选的好地方。”
“再差的地方也是人住的,只要你自己有本事,你用的人有本事。比如这些菜,除了鲜活的蛤蜊,其他,你那儿都不缺。所以关键是脑子。”宫新成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啊,可他心里一直暗笑。“但脑子不灵也不是没有挽救办法。可以从故纸堆里翻出花色繁多,前后矛盾的祖宗规矩,总有一条可以为你所用,一举将自己扮演成道德先生,占据道德制高点。再灵的脑子,也经不起道德先生居高临下的一棒子。这一招,真是庸才必备之不二法宝。”
宫维从小脑子极其灵光,又长得雪玉可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