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页)
这一次的大优惠直接将雕牌洗衣皂推向了全国第一的领域,随后在洗衣粉、洗手液等各个领域,雕牌都干过这种事情,而它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就是仗着富邦化工等上游产业链的配合,仗着下游大量的销售渠道。
洁霸是丝宝集团的另一个专业领域日化用品,主要针对高档的洗衣店、干洗店和酒店,对普通居民市场出售的也是高浓缩洗涤液,特点就是高效,价格相对也不算低。
威氏是专用于厨房和重点区域的洗涤剂、消毒剂品牌。
总体来,雕牌的“限时大优惠”策略一直是让外资、国内日化企业最头疼的问题,雕牌大优惠的时间一贯是非常保密的,突发性很大,一旦推出,基本都是折损八千,杀敌一万的架势。
日化用品和食品不同,它每年的销售量就是那么多,雕牌一下子卖空,很可能就让大部分居民市场的销量打空,有些居民甚至在“限时大优惠”阶段一次抢购一箱,未来一整年,这个领域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很低迷的销售阶段。
宝洁、联合利华、花王都吃尽了苦头,由于丝宝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架势太猛,经常打出一些非合理性的营销策略,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很高,宝洁、联合利华也只能是凭借扎实的产品和完善的产品线堪堪应付。
丝宝集团目前唯一比较困难的局面是化妆品领域,虽然购买了雅霜、大宝、郁美净三个主品牌,通过兼并、合作,旗下还有羽西、佰草堂、美姿、六神四个子品牌,通过联造新的东洋之花,联造丹芭碧,联手彪马推出彪马男士系列,但想要在这个领域实现全面的突破,仍然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丝宝集团目前主要的突破口是做大旗下的佰草堂连锁店渠道,继续和长江实业洽谈收购屈臣氏,推出屈臣氏渠道。
即便在国内化妆品领域相对各个国际巨头仍然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但是,大家公认丝宝集团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化妆品领域的布局,后续一旦开始发力,依然有可能问鼎国内化妆品领域的头把交椅。
除了公认最成功的旗珍、旗纺、丝宝三大中旗系控股集团公司外,中旗系最成功的另一个集体案例则是美旗电器集团,此时更应该称之为美旗威力电器集团公司。
美旗电器从1990年开始运作,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代工和自有品牌的两条线路,通过代工引入技术、生产设备、管理和基础的利润,通过自有品牌的运作逐步扩大企业的运营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在1993年之前,美旗电器依然不能和海尔、长虹等家电巨头相提并论,它当时主要是给松下、夏普、飞利浦、惠而浦四家公司提供代工贴牌生产,在1993年,美旗电器通过持续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开始掌握了自己的压缩机生产线和持续的研发能力。
在此基础上,美旗电器才正式推出美旗冰箱和美旗空调,并且一上手就采取了惊心动魄的大规模价格战,逼迫春兰、海尔、格力等巨头放弃进口压缩机,采用价格更低的美旗压缩机,使得美旗集团占据了80国内中低档冰箱、空调的压缩机市场。
这也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做为一个后进入市场的企业,美旗集团通过价格战一方面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将美旗冰箱和空调推了出去,同时切入了利润更为丰厚的压缩机领域,这是真正的一箭双雕。
94年,预感国内家电产业要有大的变化后,美旗集团将旗下的凯歌电视机厂高价换让给长虹集团,同时在美旗集团的大本营——旗州金桥工业园重新建立更大的彩电国际代工生产线,从夏普公司引入平板电视和crt电脑显示器的生产线,并另外投入资金引入和研究液晶显示器。
95年,美旗集团兼并当时陷入困境的威力洗衣机厂,同时将原有的厂房转让给中旗置地集团,将新的厂区迁移到和中旗系关系更为密切的广州,在广州海珠区建立美旗电器工业园。
当时,威力洗衣机厂实际上是完全被拆掉,根本没有能力生产洗衣机,也无法推出新的洗衣机型号,而美旗集团实际上只是将原有为松下和惠而浦代工的两个产品线转回国内,推出威力滚筒洗衣机和新的威力全自动洗衣机。
96年,随着国内彩电业大战结束,美旗集团才开始重新推出新的平板彩电,同时切入中央空调领域,对威力品牌进行新的包装,推出威力家电,实际上只是将美旗为飞利浦代工的原有产业线转移出一部分产能。
通过一系列的运作,美旗品牌主攻空调、中央空调、电冰箱、冷库冷机、压缩机、彩电、液晶屏、电脑显示器,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