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4/4 页)
座大厦确实是很漂亮,很规矩,大气之中又能展现出简约主义的风范,毕竟是出自香港最有才华和名声大建筑师的手笔。
在中旗大厦顶层眺望着整个旗山镇,将旗山一览在眼下,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风景也是mí人的,远处是一排排的别墅和公寓楼,小城镇里随处都布置着一些小公园,现代和自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特别是一种叫楼景的建筑在旗山大量的运用,这种建筑结构的特点是二楼、三楼会出现忽然多出来的大阳台上面种着大量的灌木作物,比如迎春huā,漫漫洒洒的迎春huā藤随意的随风拂动,恰如一个个空中的小huā园。
正好是迎春huā盛开的季节,无数的黄sè、绿sè和大段落的白sè建筑勾勒出旗山这个“huā园小镇”的美丽。
这种特殊的新奇用邸首长的话说,这是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xìng。
在1989年,旗山社员扩大到7。16万人,年底达到了71749人,即便如此,当年红利分配仍然有人均550圆,另外每人保持了每年200圆的医疗补助有四千户居民以贷款和补助形式购买了商品住房。
1990年,旗山人民公社的社员总数达到72938人,当年红利分配维持在每人曲圆,但医疗补助增加到每人每年300圆,有4700户居民在补贴和扶持贷款中购买子住房。
在这一年旗山开始推行高中专义务制教育和江东省电大、长江大学成教学院、宁州财经学院、宁州大学、淮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淮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办学,有3742人参加了大专进修班,有977人参加了脱产大学、大专学历的进修班,有2786人参加了中专技能补学班,有1143人参加了初中学历补学班。
通过多种途径,预计在1994年,旗山就将实现本地人口95%拥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目标,本地人口及常驻人口中受过大学大专学历教育占30%。
旗山毕竟是一个镇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绝对是很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