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页)
停的在手指间拨转着。
程治中如今是经济办的副主任,工作比较繁忙,负责协助旗山食品总厂抓宁州厂区的工作,同时又要直接协助宋长明、杨少宗做旗山农业经济合作社的创办工作,以后还要负责公私合营的项目管理。
因为有杨少宗的存在,旗山管委会经济办的职权范围是越来越大,每个人要忙的工作都比较多,最近,杨少宗已经和省里申报,希望再调下一个省委选调生过来工作。
经济办另外还有一个叫郭鑫的外聘干部,实际上就是旗山管委会的临时工作人员,原先在宁州农业研究所的工作,曾在大冶湖农场担任过四年的技术员,目前在旗山经济办的主要负责农产业方面的经济工作。
因为是主要抓农产业工作,郭鑫到旗山工作后的这两个月大多是在下面忙碌,杨少宗平时也很少见到。
看看天色渐晚,赵瑛就起身和杨少宗说一声,也打算要下班。
杨少宗稍稍想一下,感觉自己也好厂时间没有去杨庄和二叔二婶谈一谈了,就起身将外套拿在手里,和赵瑛道:“我送你回去吧,正好去二叔家里看一看”
赵瑛忍不住的笑道:“好啊,早知道就让家里多烧几个菜呢”
杨少宗随口道:“不用”
说着这话,他就转而吩咐了程治中一句,让程治中下班的时候记得关灯关门,这就带着赵瑛一起离开了办公室。
开着萧薇留给他的这样蓝黑色的切诺基,载着赵瑛一起回杨庄,杨少宗的心里不由得闪烁起非常多的想法。
萧薇走后,他和萧薇一直能保持联系,偶尔打一个电话,有时候会写一封信来回传递彼此的近况。萧薇在首都的生活很好,和父母住在一起,在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也非常顺利,她说她越发对广告部的工作有兴趣了,想要调到广告部工作,可毕竟是刚回首都,暂时也不想有太多的变化。
因为经常去广告部,她最近听到了一个消息,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将会在开始前空置出几十秒的时间做广告,大约能安排三个广告,最后一个广告可十五秒,因为距离联欢晚会的时间最近,价格自然最高,估计得要一百万。
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杨少宗,还说杨少宗要是想买这个广告得加快,如果还是要做旗牌火腿肠,那也得换一个有新意的广告,刘晓庆的这个广告虽然很有轰动效果,直到目前还天天有人和报纸会谈起,但也毕竟连续播放了近一年时间。
在开车回杨庄的路上,杨少宗也在考虑着这个事情。
此时的杨庄依然有了许多是杨少宗所不熟悉的新变化,88年中进行的第一轮农网改造中,杨庄因为有旗山养猪场这个大项目,优先进行改造工作。在逐步走上致富之路后,杨庄在晚上的这个时间也显得特别美丽,每家每户都点着明亮的白炽灯,路口更是第一个安装上的霓虹路灯。
可不管有着多少的变化,杨庄依旧是那个杨庄,杨少宗的车缓缓过去,便也引来一阵阵的犬吠鸡鸣,好一个不可安静,恰是这农村里的有趣事儿。
赵敬山一家显然没有想到杨少宗晚上会突然回来,他和二婶都很高兴,匆匆忙忙又将已经当了副书记的赵敬民从徐家集喊了过来,准备了两个大盆菜,一盆是牛肉炖粉条,另一盆是红烧啤酒鸭,又烧了一大碗的红烧肉。
赵敬山一家毫无疑问是旗山新富起来的那批人,不说富旗公司的那笔帐,从机耕队调任旗山建筑工程公司担任经理后,随着公社的工程大上马,赵敬山也拿了不少的责任奖。
家里有冰箱,有彩电,隔壁杨少宗住的老房子空了出来,赵敬山将房子推倒改建猪圈,一口气养了六十多头猪和两百多只鸡,二婶平时都不怎么去公社做事,每天只是在家里照料菜地和猪鸡也忙不过来。
这样的日子能不好过吗?
杨庄这个地方地多人少,关键是地也不好,种点菜都要施肥,各家各户都沾着旗山养猪场的光,要么是在养猪场上班,要么就是在家里建猪圈,也都养着七八头猪,需要饲料就去旗山养猪场批几袋子。
今年养猪镇是碰上了好运气,猪肉都卖出了好价格,杨庄的人已经先发了一笔养猪财。
杨少宗一来,大家都是好不高兴,正好上个月杀猪留了些猪头肉卤在家里,这就切了几个冷盘,差点凑了一桌子的全猪宴。
等赵敬民匆匆忙忙的赶过来,一上桌,几个人就先对付着冷菜喝了起来。
一看桌上都是好菜,赵敬民就笑呵呵的道:“老2啊,你家里这个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了啊,光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